第二百零六章 治政(1)

大明傳承兩百余載,累世積攢下的矛盾,經時間的沉澱和發酵,就會演變成一個個毒瘤和弊政。

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站在更高層面,設法叫大明跳出原有的軌跡,走一條全新的路線才行。

有些事情要正大光明的做。

有些事情要藏著掖著去做。

特別是涉及階層的毒瘤和弊政,在沒有形成有效的改變前,就必須要藏著掖著,畢竟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背叛跟腳的事情。

“兩位卿家啊,糧食,其實一直是擺在大明面前,頭等重要的大事。”崇禎皇帝負手而行,對隨行的徐光啟、孫居相說道。

“從萬歷朝後期開始,朕的皇祖父,皇考,皇兄,再算上朕,這十余年間,在咱們大明的治下,經歷過多少的災情?

恐數不清了吧。

地龍翻身,蝗災,旱災,水災,雪災等,他們就像提前商量好一般,輪番在我大明各地出現。

朕不想講其他層面,就說農業種植這一層面,因為這些災情的出現,叫大明減產不知多少啊。”

徐光啟、孫居相神情凝重起來。

的確。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大明就像是捅了災情的馬蜂窩,不是這個地方,就是那個地方,永遠都不會消停下來。

“所以通過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朕心裏基本能夠篤定,在今後的十幾年,甚至是更長的年限內,大明治下的災情,還會有很多。”

崇禎皇帝停下腳步,轉身看向二人,開口道:“並非是朕期盼著災情到來,實則是這種情況,是我們所不能阻止的。

那麽圍繞增產,儲糧,防災這些事情,就非常有必要積極去做,特別是前兩項,是重中之重啊。

這也是朕召見兩位卿家,所想表明的立場。”

徐光啟,主抓倉場和農科。

孫居相,主負倉場。

崇禎皇帝所講的這些話,叫二人心裏都清楚是怎麽回事。

“陛下,增產這件事情,臣覺得是能改變的。”

徐光啟上前說道:“時下在直隸的一些皇莊,所培育種植的玉米,紅薯,土豆等物,目前長勢是很不錯的。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等到收割的時節,所種的那些農作物,產量是很高的。

現在朝廷這邊,要做的事情,是先行明確一些政策,明確首批規模種植的區域,只要能有效推行下去,要不了幾年,增產的成效必然顯著。”

“這件事情就由徐卿擬定奏疏。”

崇禎皇帝伸手道:“首批規模種植的區域,可暫定北直隸、山西、山東三地,盧卿他們能統籌好這些事情。

想叫大明上下,能接受玉米等舶來物的種植,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搞強制性那一套。

現階段的大明,經受不住任何的變故,朕也不可能叫這種事情發生,一旦出現糧荒危機,對大明的危害更大。”

玉米、紅薯這些高產作物,從萬歷朝就開始傳進大明,可真正形成規模種植,歷經了近百載春秋。

這背後所代表的含義,有很多。

有客觀的。

有主觀的。

崇禎皇帝現在要做的,就是縮短這個時限,能盡快在大明形成規模種植,有了糧食,那才能做別的事情。

比如增加脫產群體的規模。

比如增加脫產軍人的規模。

大明,終究是要走出去的,是要從小農經濟體系,跨向工業經濟體系,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改變。

但是這條路究竟要走多久,崇禎皇帝心裏也不清楚,只能一步步向前走。

“陛下,時下倉場這邊,在直隸巡撫盧象升的協助下,明確了一批軍儲倉。”孫居相此緊隨其後道。

“其中天津,大名,廣平,順德等州府縣,所明確的軍儲倉,已經開始興建,最遲到明年初,就能全部竣工。

而河間、保定等府縣,還在籌措之中,臣最近一直在敦促,想要全部竣工,恐至少要等到明年末。

不過京通二倉治下,最近收儲不少新糧,多部分是從天津港那邊,由內廷有司積極洽談後,移交到倉場這邊的。”

“這件事情,孫卿還要多多重視。”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道:“將軍儲倉的體制進行擴建,一個是為應對災情,一個是為革新地方倉儲。

地方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之事,為何屢禁不止?就是過去的那一套,不完全適用於現在的大明。

宗法禮制是要遵守,可是一些明知道是問題的層面,若是不加以整改,不加以調整,那大明社稷還能確保安定?”

徐光啟、孫居相神情凝重起來。

“陛下說的沒錯。”

孫居相作揖應道:“從倉場的一些新規,開始明確貫徹後,過去很多隱患,都一一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