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治政(5)

自從山陜、遼東等處的叛亂勢頭,開始出現暫緩的趨勢,這叫崇禎皇帝的精力,能更多的放在治理上。

不管朝堂經歷怎樣的風波或變動,紫禁城還是那樣的氛圍,就好像什麽都沒變,但好像什麽都變了。

“南卿,從工部設總河衙門以來,這麽長時間過去,為何所取得的成效,卻沒達到預期成效?”

崇禎皇帝拿著幾封奏疏,看向神情憔悴的南居益,皺眉說道:“時至今日,協理衙門僅籌建了永定河協理衙門。

至於運河、黃河、長江等協理衙門,到現在都沒明確下來,甚至朕所言的河長制,僅在北直隸、山西、山東等地,下發相應的公函。

像總河衙門直屬巡察制等諸多謀劃,更是遲遲沒有任何動靜,這便是卿家,所給朕交的答卷嗎?”

“臣有罪!”

南居益聞言,作揖行禮道:“請陛下懲處,臣甘願受任何懲罰。”

“若是想懲罰你,朕就不會召你過來!”

崇禎皇帝聞言,皺眉道:“朕是要叫你講明,在推行此策期間,究竟遇到什麽事情,河工關系社稷根本。

看看這些年,在我大明境內,出現多少嚴峻的旱災,水災,倘若不能盡快解決河工上的弊政,那以後朝廷又將何其被動?”

其實對南居益所做之事,崇禎皇帝清楚其中難度,一個河工,背後牽扯到多少層面,有牽絆多少利益。

在這個腐朽的王朝裏,在吏治沒有徹改前,想要做成一些國計民生的大事,並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南居益這幾個月間,所做成就算是不錯了,至少這個永定河協理衙門,從籌建到運轉起來,已然開始排查所轄諸河,並著手籌劃清除河淤、擴寬河道、謀劃水庫等事,圍繞永定河系的事宜,都在逐步改變。

但是這個效率,在崇禎皇帝的眼裏,實在是太慢太慢了。

“陛下,臣缺人啊!”

見天子這般詢問,南居益神情動容道:“工部這邊,臣將能抽調的人手,全都給抽調走了。

若是再抽調的話,那工部的日常事宜,就無法確保了。

陛下所明確的那些事情,是好,但是需要大量的官吏,可吏部那邊,包括會推時,總是各種理由搪塞。

臣多次向內閣陳述此事,言明河工所謀新規,乃是關系社稷的大事,不過有很多事情……”

崇禎皇帝眉頭緊皺起來。

一方面大明備受冗官的困擾和影響,另一方面大明卻存在較重的官缺。

工部。

就是體現最為明顯的衙署。

官分三六九等。

僅僅是以六部而言,擠破頭想去的是吏部、戶部,次一等的是兵部、禮部、刑部,最後才是工部。

“遇到這些問題,為何不及時向朕稟明!?”

崇禎皇帝皺眉道:“朕先前多次強調,南卿都當成耳旁風了?這樣辦事,早晚是要出大問題的。”

“非臣不願呈奏稟明。”

南居益見狀,作揖道:“先前朝局不定,地方不穩,各種事情堆積到禦前,臣想著慢慢做,將涉及河工之事,做紮實。”

“你糊塗啊!”

崇禎皇帝指向南居益,說道:“別的政務重要,難道河工之事就不重要了?你早些向朕稟明,那事情辦的肯定比現在好。”

“臣有罪!”

看著南居益行跪拜之禮,向自己請罪,崇禎皇帝心裏輕嘆一聲,南居益是有能力的,不然僅靠自己,也做不到這種程度。

大明身處小冰河時期,此後十幾年間,將不斷受各種災情困擾,似這些話,是不能講給南居益的。

“起來吧。”

崇禎皇帝想了想,開口道:“不管怎麽說,協理衙門必須先搭起來,包括各級河長制,直屬巡察制等事,都必須叫朝堂和地方都知道。

另外江淮那邊,也要增設一個協理衙門。

不是人手不夠嗎?

好,那就以巡撫銜,領各處的協理衙門,我大明官員這般多,朕就不相信,挑選不出一些有能力的官員來。

這是朕所擬的公函,卿家先看一看。”

王承恩忙將一份公函,捧著朝南居益走去,而聽聞天子所講的南居益,此時心裏卻生出驚意。

以巡撫來領諸河、江、水的協理衙門,那大明的河工體系,必將迎來一次大變,尤其是很多能推諉的地方,只怕都將明確下來。

“南卿,這件事情要謀劃好再辦。”

崇禎皇帝想了想,伸手對南居益說道:“像巡撫人選,工部所設總河衙署,各級河長制等事,主要的名單擬定,你要初步篩選。

像地方所設協理衙門,若是人手不夠的話,可像賑災行署那般,招募士子生員,到有司衙署任職,若表現突出,政績斐然,亦能擢升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