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廉政公署

溫體仁心情有些復雜,他不知道天子將他特意留下,隨駕歸乾清宮,究竟是要講些什麽事情。

然心裏的直覺告訴他,必跟韓繼思在北直隸治下,所做之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回想起這些時日,朝堂上所發生的種種,溫體仁心裏就苦笑不止,他這位內閣次輔,當起來真不容易啊。

雖說手中所握權柄多了,不過與之相對應的,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也跟著增加了很多啊。

天子似跟初禦極登基時,有著很大不同。

“給溫卿賜座斟茶。”

崇禎皇帝一甩袍袖,坐在龍椅上,看著凝神而立的溫體仁,開口道:“溫卿,你對這次直隸境內,所查明的情況,心裏是怎樣想的?”

果然如此!

溫體仁心下一緊,其實對於這件事情,他根本不想過多提及,牽扯到的人太多,特別是朝堂這邊,一些群體亦牽扯其中。

要不是韓繼思做事太滑,將涉案的一應罪官,都逐一查明核準後,呈遞彈劾奏疏進京,將難題都甩給內閣和吏部。

恐在這個時候,在朝中必掀起倒韓風潮。

時下都察院這邊,處境也不是特別好,畢竟借調六科的官吏,去增派到各衙署,行監察職權。

這得罪的不僅是六科,還把朝中別的衙署給得罪了。

大明文官群體,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

“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情,不宜繼續擴大。”

溫體仁想了想,作揖行禮道:“時下國朝這邊,所處境遇稍稍改善,若是韓繼思所帶隊伍,繼續這般下去,恐在地方會引起混亂。

並非臣有意開脫什麽。

實則是空缺那般多官位,一時間就算是吏部,想要全部都遴選補齊,都需要一定時間。”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聽著溫體仁所講的這些,神情自若,然心中卻輕笑起來。

大明吏治,就是這樣逐步壞掉的。

一方面存在嚴重冗官情況,一方面卻很是缺少官員。

就大明奉行的科舉制度,經兩百多年的演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遴選真才實學,為國所用的屬性,正在被不斷削減。

依托儒家思想培養出的讀書人群體,多數並不知道什麽叫做治理,靠著讀幾本死書,還是務虛的聖賢之道,在承平時期不算什麽,可處在矛盾激化的動蕩時期,那就是大罪!

更別提培養官員的那些制度,基本上都形同虛設了,可用的良才賢臣過少,就是崇禎皇帝最大的困境。

改革科舉。

改革教育。

是崇禎皇帝必然要去做的事情。

不過就現階段的治政重心,卻必須要放在開源節流,維穩大局上,不然脫離這一前提,那大明只會變得更亂。

好在賑災行署的吏員隊伍,亦算崇禎皇帝所謀之一,若是那幫生員能磨礪出來,此後也能幫著緩解壓力。

“照溫卿的意思來說,就算朝廷清楚一些地方,所存在的不法事,就只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了?”

崇禎皇帝輕敲著禦案,深邃的眼眸,盯著溫體仁,“那要是這樣的話,是不是要等到地方上的問題,徹底爆發出來,逼迫著地方百姓造反,到時朝廷再出手鎮壓?

就像山陜兩地治下,所爆發的流賊叛亂一般。

若是這樣的話,那朕要朝廷幹什麽?幹脆全部都裁撤掉算了,獨留下朕一人治理天下可好?”

“臣惶恐。”

溫體仁忙作揖請罪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臣的意思是說,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

“道理誰都明白,關鍵就在於怎樣去做。”

崇禎皇帝冷哼一聲,“北直隸治下都能存在這等情況,那遠離京城的地方,又將會是怎樣的情況?

這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朕挑明說吧,吏治到了必須整治的時候,倘若不逮捕一批貪官汙吏,恐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不知要被禍害成什麽樣。

朕有意創設廉政公署,專司涉及吏治整頓的職權,朕就不相信了,有都察院在,有廉政公署在,還不能徹改吏治風氣!”

廉政公署?!

溫體仁臉色微變,心裏卻生出驚駭,他此刻已經明白,天子特意叫他留下,就是想讓他擔起這部分職責。

“溫閣老。”

在溫體仁驚疑之際,王承恩捧著一本公函,走到跟前,低聲說道。

“這是朕的一些構想。”

溫體仁下意識接過公函,擡頭看向天子,卻見崇禎皇帝說道:“溫卿,朕知曉你的才能,此事就由你來上疏呈遞吧。

若是廉政公署不能設立,那朕就譴派廠衛,到地方上去行此職權。

朕知道這件事情,一旦在朝公布,必然會掀起些風波,可吏治一日不整頓,大明社稷一日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