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遼東改制

遼東是萬歷朝、泰昌朝、天啟朝、崇禎朝都繞不開的話題,建虜的強勢崛起,攪得大明不得安生。

尤其是天啟初年,以沈陽和遼陽為首的遼左要地,受朝中黨爭的緣故,使得懂兵的熊廷弼被撤,換上袁應泰鎮守遼東,使得該地被建虜攻陷,繼而引起遼南大崩潰,而此後又是黨爭影響,引發督撫之爭,又叫遼西被建虜攻陷,短短兩年間,大明在遼東的疆域,就淪陷一多半。

這其中涉及到的人,是非功過已無法甄別,不過藏在這洪流之下的,卻是嚴重黨爭所引發的問題。

“督師,陛下所頒這份旨意,恐難以在遼前推行開啊。”茅元儀面露憂色,看向沉默不言的孫承宗,皺眉道。

“雖說當前遼東的整體局勢,開始變得對大明有利,建虜所竊據遼南一帶,似有大規模的起義行為,但是建虜在遼西一帶,仍駐紮著不少兵馬。

如果說在遼前一帶,推行撤衛設府之事,那勢必會觸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幫世襲衛所官。

一旦叫那些人知道,必然會明裏暗裏的抗拒,甚至逼急了他們,會在私底下暗通建虜,以破壞撤衛設府之事。”

“你說的這些擔憂,的確是很現實的事情。”

孫承宗沉默片刻,開口道:“所以陛下所頒這份旨意,才一再強調,要根據遼前,遼西,遼南等多處局勢來定。

撤衛設府一事,必須要辦,但如何推行,還要審時度勢才行。

本督覺得陛下所言甚善。

從坐鎮遼前以來,你跟隨本督的時日不短了,也能看出來,在遼前這個地界,藏著多少的腌臜事。”

茅元儀眉頭緊皺,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他怎會不清楚遼前的腌臜事呢。

先前沒在這方面多注意過,所以不清楚這背後藏著的利益,可隨著天子點明此事,秘密暗查之下,卻發現問題太多。

以祖家、吳家為首的遼東將門,在戍邊的各部大軍中根基不淺,在錦州、寧遠、廣寧前屯衛等地,所兼並土地同樣不少。

甚至在不少衛所中,名下的那些土地,早就轉變了性質,成為了某家某姓的私產。

縱使是這般,還沒有算上暗地裏走私,豢養家丁等腌臜事,遼前的底子啊,很早就變得不幹凈了。

“那督師打算怎樣做?”

茅元儀想了想,有些猶豫道:“下官也知撤衛設府,厘清衛所田畝,對遼前,對朝廷都有好處。

可是吃進嘴裏的肥肉,想要叫他們輕易吐出來,並非是容易的事情。

盡管說祖大壽、吳襄這些人,全都被陛下調離出遼前,叫遼東將門陷入群龍無首之勢,不過他們的勢力和底蘊都在。

甚至下官嚴重懷疑,這些家夥不僅跟建虜私下暗通,或許還跟朝中一些人,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等。”

孫承宗眼神堅毅道:“撤衛設府這件事情,必須要設法貫徹下去,這不僅是為給朝廷減負,更是為拔除遼前毒瘤。

所以這件事情,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

唯有真正意義上的撤衛設府,才能確保這些主張實現,不過這樣一來,必然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所以我們需要等一個契機,在建虜無暇他顧,縱使遼前生亂之下,亦沒有底氣派兵進犯遼前,那才能推行此策。”

“這談何容易啊。”

茅元儀輕嘆道。

利益這種東西,一旦嘗到其中滋味,想要輕易松口,是斷然不可能的,不知不覺間,所謂的遼東將門,受多方因素的影響下,在遼前,在朝堂,都羅織了一個隱秘的利益網。

或許說李家被除掉了,可誰又能保證,從李家退出遼東後,祖家和吳家等勢力,是否又拜了別的山頭沒有。

黨爭,不僅加劇了朝堂官場的混亂,還叫人心都變得復雜起來。

其實在很多時候,就算是明知道事實真相,可出於種種緣由,使得這些真相,並沒有被捅出來。

“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孫承宗站起身來,語氣堅定道:“通過這快一年時間,遼地局勢的種種變化,本督發現自己錯了。

錯誤的預判了建虜的強盛,卻忽略了他們自身的劣勢。

建虜奴酋黃台吉,此人野心勃勃,比那努爾哈赤還盛,其胃口不僅僅局限於遼東,他更想奪取更多疆域。

可現在被陛下所提泛遼東戰略,攪得遼東開始風起,甚至遼南駐地,都開始有不少義軍出現。

你可知這代表著什麽?”

“督師的意思是說……”

茅元儀被提點之下,眉頭微皺起來,“臨近遼東的草原各部,建虜不能繼續征伐,忙於在所竊遼東各地鎮壓,那核心人口不足的缺陷,就算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