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豐產(第2/2頁)

玉米、紅薯、土豆的規模化種植,是需要周期性的,在崇禎皇帝的眼裏,想普及到大明各地種植,至少需十年的時間。

畢竟作為最懂農耕的族群,主要農作物的更叠,那都是經漫長時間推行的。

“這件事情要好好做。”

崇禎皇帝想了想,伸手道:“徐卿所領的農科,若是人手不足的話,可以叫內廷有司繼續增補。

至於所需銀子,更不用擔心。

徐卿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最短的年限,替大明解決糧食保障,明年的北直隸試種植,朕來給徐卿解決所有問題。”

“臣遵旨!”

徐光啟作揖應道。

糧食產量,是衡量國朝是否強盛的基準線之一,畢竟跟別的相比,糧食種植的周期性更長,付出多少辛勞,才能得到多少收獲。

“對了,農科這邊,要著手研制怎樣提高畝產。”崇禎皇帝想了想,對徐光啟說道:“就像人虛弱的時候,要用補藥溫補。

那土地肥力下降,是否也能用類似的方式,進行增補呢?

這件事情徐卿要重視起來,多多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給土地研制出一款肥料,以增強糧食畝產。”

“臣遵旨。”

徐光啟再拜道。

崇禎皇帝所講之言,給徐光啟打開新思路,叫他開始聯想此事,若真能研制出一款肥料,以增強糧食畝產,那大明的糧食保障,就更加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