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勢大好(2)

戰爭對現階段的大明而言,依舊是主旋律,不管是建虜叛亂,還是流賊叛亂,都非朝夕所能鎮壓的。

打了這般久,大明先前的精銳,全都被文官群體葬送了,想重振大明軍威,並非短期所能凝聚的。

何況大明軍隊的整體建制,是趨於下行的。

除了靠軍機處外派的幾處平叛前指,負責保障的那幾支兵馬,正依靠有序參與平叛,一步步蛻變外,大明實際能打硬仗的強軍,規模根本就沒有多少。

畢竟幅員遼闊的大明,依靠10萬、20萬初步蛻變的軍隊,無法確保真正意義上的安穩。

乾清宮。

“陛下,當前遼西的局勢,是愈發明朗了。”

王洽難掩激動,拱手作揖道:“遼西除了少數幾處地域,尚有建虜殘部在負隅頑抗,多數地域悉數收復,特別是義州、廣寧兩地的全面收復,也宣告著遼西穩定已成定局。”

“據孫督師所傳奏報,除遼西那邊的戰況,毗鄰的遼南地域,形勢也開始明朗起來。”

黃立極緊隨其後道:“滿桂所部在三岔河一域硬撼建虜,為收復遼西扛起重壓,隨著何可綱所部的東進,建虜想從三岔河威脅遼西,已是不現實的事情。

在此期間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知曉遼前局勢的變動,悍然率部突破建虜包圍,從繡巖城一路西進。

趁遼前局勢動蕩,跟蓋州反抗建虜的遼民合攏,一舉奪下蓋州城。

這一格局的變動,亦是確保滿桂所部,前期能頂住建虜攻勢的根源,何況在金州衛,還有天津和登萊兩部,牽制住部分建虜兵馬。

這間接幫助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分擔了相應的壓力……”

崇禎皇帝穩坐在龍椅上,聽取王洽、黃立極他們所說,情緒變得感慨起來,其實何止他們所說的那般簡單。

遼西和遼南的局勢變動,除了所處各部的動靜外,像遼河套一帶的各部蒙韃異動,包括現在還沒傳來消息的東江軍,都拉扯著和建虜麾下的精銳之師。

原本建虜的八旗勁旅,往往都是攥緊成一個拳頭,朝著某一處猛砸,以正面擊潰所遇敵對勢力。

可時下卻被迫分成了五指,縱使麾下的八旗勁旅戰力再強,建虜將校再兇猛,面對孫承宗、何可綱、滿桂、李自成、劉興祚、李明忠、張可大他們,所分別統率的各部兵馬,外加上外域蒙韃的異動,才會變得這般被動。

如果說在過去這段時間內,但凡是某一處出現崩潰,所謂的大好局面,只怕就不會向大明這邊靠攏。

“當前的局勢看似明朗了,不過沒有到最後關頭,卻不能高興太早。”

崇禎皇帝眉頭微皺,看向王洽、黃立極、王在晉他們,語氣不善道:“難道軍機處只是看到好的一面,沒注意各部戰損的情況嗎?

孫承宗所統大軍,戰死6000余眾,重傷9000余眾,輕傷者並未單獨登記造冊。

何可綱所統大軍,戰死重傷者,達11000余眾。

滿桂所統大軍,戰死達9000余眾……”

隨著崇禎皇帝逐一講明,奮戰在各處的諸軍戰損情況,王洽、黃立極他們,臉上的激動神情沒了。

他們豈會忽略這些真實戰損情況。

只是從天啟元年開始,大明持續在遼東丟城失地,被猖獗的建虜壓著打,使得大明太過於被動。

現在遼西全境收復,遼南局勢變得膠著,這使得大明在遼地的格局,開始占據不小的主動優勢。

那些戰死和重傷的將士,根本就不值一提。

“陛下,其實不止是這些。”

王在晉神情凝重,作揖行禮道:“從遼地形成戰事,僅僅是軍機處這邊,在朝協調的糧餉開支,包括調撥的各項軍需,就高達200多萬兩銀子。

即便遼地局勢明朗,建虜選擇暫避鋒芒,然朝廷還需一筆不小的開支。

籌措禦寒之物,撫恤和犒賞……”

崇禎皇帝的心情有些差,王在晉所說的這些很現實,槍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並非是什麽虛言。

何況遼地的戰爭開支,除了軍機處在朝所籌的開支,內帑也是支出不少,特別是火器、火藥制品等占比,很大。

內帑前後調撥的銀子,少說有130萬兩。

錯非崇禎皇帝所提供的這些,想取得現有的格局,斷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建虜八旗沒那般好對付。

此時的東暖閣內,陷入到沉寂之中。

“時下遼前戰局,還沒最終明確下來,軍機處還需謹慎對待。”

看著沉默的眾人,崇禎皇帝皺眉道:“像撫恤和犒賞等事,可以先提前商榷一番,不過像前線所需禦寒之物、各類軍需等,必須要全力供應。

取得這等好局勢不容易,不能到最後功虧一簣。

戶部要是拿不出銀子,那就由內帑負責調撥,不過要是這樣,之後遼前有任何形式上的變動,朝中有司都不得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