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河南風起

開封府,河南巡撫衙門。

“想必很多人的心裏,都想到本撫特召士子會議,究竟是所為何事吧?”

河南巡撫孫傳庭,穩坐在官帽椅上,冷峻的眼眸掃視堂內眾人,難掩怒意道:“觸目驚心,真可謂是觸目驚心啊!

從本撫就任河南巡撫以來,尊奉天子所下旨意,開始籌建河南賑災行署,聚攏我河南境內的災民、流民,很多藏著的真相,就慢慢浮現出來了。

河南以外的地域怎樣,本撫就不多說了。

只說河南!

從天啟元年開始,我河南所轄的府州縣,不是旱災,就是澇災,不然就是地龍翻身,或者蝗災!

這些年僅河南境內的賑災,朝廷調撥的相應糧餉,不算上治黃所撥糧餉,就超過千萬兩白銀,只多不少!”

正堂內,以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為首的士子,個個神情凝重,聽著孫傳庭所講的這些情況。

此前孫傳庭赴任河南巡撫,為確保河南賑災行署,能順利的籌建起來,崇禎皇帝下旨讓盧象升從直隸賑災行署,抽調一批骨幹趕赴河南。

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前響應崇禎皇帝的號召,大明的讀書人群體,有數以萬計的青年才俊,聚攏在賑災行署這一體系下,在一批大明棟梁的帶領下,在北方諸省從事著最繁重的賑災事宜。

像去往遼東的閻應元、陳明遇、李巖、宋獻策、牛金星、顧君恩、堵胤錫,像調來河南的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像分散在山東、山西、陜西等地的,單單是崇禎皇帝知曉名號的,就多達數百眾之多。

上述這批聚攏在各賑災行署下的群體,在原有的時間線上,多數都是抗清義士,且有一部分還是復社出身。

或許崇禎皇帝都沒有想到,在他的一些決斷影響下,於崇禎二年出現的復社,大批的骨幹力量,在過去兩年多時間內,成批的從江南各省跑到北方來。

“天子先前就不止一次的強調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河南賑災行署創設後,就一直在秘密調查。”

孫傳庭難掩怒意,環視堂內眾人,指著眼前堆放的案牘,“過去在不少人的心裏,都說朝廷不顧萬民死活,一味地攤派遼餉、剿餉等,一味地橫征暴斂。

可事實上果真是這般嗎?

僅僅我河南歷年的賑災糧餉,就調撥了這般多,可是卻沒有改變我河南治下,各府州縣年年受災的情況。

不是開封府受災,就是歸德府受災,不然就是南陽府受災,反正本撫對比之下,發現我河南全境,就沒有一年是消停的。”

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這些賑災行署的士子,一個個都緊握雙拳,在河南賑災行署做事的這幾個月,他們見到太多不好的事情。

特別是這批臨調的士子,過去在北直隸經歷的事情,現在又在河南經歷一次,這種感觸和憤怒,是無以言表的事情。

“巡撫,涉及河南歷年賑災的舊賬,想要一時調查清楚,是不現實的事情。”陳子龍走上前,拱手作揖道。

“當前對我河南賑災行署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清查各府州縣的官田,就學生負責的開封府賑災分署,所查出的一些情況,超過六成的官田,不是被周藩一脈侵占,就是被士紳權貴等侵占。

這批規模不小的官田,明面上隸屬於開封府治下,可實際上卻變成了私產,而相應的田賦、丁稅等,全都落進了這幫貪婪者的腰包。

像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在北直隸任職期間,還從沒有遇到過,本屬於國朝的賦稅,就這般被人偷梁換柱,難怪國庫每年都是空虛的。”

“學生附議!”

“學生附議!”

夏允彝、徐孚遠等一眾行署士子,紛紛上前作揖附和道。

看著眼前這幫士子,一個個難掩怒意,紛紛附議的舉止,孫傳庭的臉上,流露出些許的笑意。

此時此刻,孫傳庭對崇禎皇帝所講之言,感到敬佩之余,亦感到強烈的認可,和大明龐大的官員隊伍相比,這些沒有步入仕途的讀書人,雖說在一些特定時期,表現得很是激進,很是幼稚,可他們卻沒有沾染上壞毛病。

要團結他們。

要凝聚他們。

要引導他們。

讓那種空談之風改變,能腳踏實地的去做事,讓這些有理想的讀書人,通過在現實的磨礪下,逐步的成長起來。

圍繞這一核心所想,不僅是孫傳庭這樣做,像孫承宗、盧象升、袁可立、劉鴻訓、陳奇瑜他們,都是在這樣做。

在大明北方諸省治下,先後創設的諸賑災行署,聚攏起的那批讀書人,盡管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批吃不了苦退出的,但是堅定不移留下來的同樣不少。

“清查官田的事情,本撫已於前日呈遞奏疏,經通政司傳到禦前。”孫傳庭收斂心神,環視堂內眾人,朗聲道:“要不了幾日,不止是禦前,甚至內閣、戶部等有司衙署,都將知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