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軍費預算

“徐卿,你能在內閣表態,朕很欣慰。”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著被傳召的徐光啟,伸手道:“坐吧,這裏就咱們君臣在,沒必要這般拘謹。”

“臣遵旨。”

徐光啟擡手作揖道,隨後彎腰撩起裙擺,微微欠身,坐到身後的木墩上,“陛下,臣做的這些,都是臣份內之事。

正如陛下當初所言,國朝遇到的弊政太多,倘若對這些事情,都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情況只會愈發惡劣。”

從崇禎皇帝召見外朝有司廷臣,搞那麽一出事情後,短短數日間,在朝引起的震動是極大的。

不過叫崇禎皇帝欣慰的是,徐光啟這位內閣首輔,沒有像他的前任韓爌那般,在一些事情上選擇沉默。

畢竟內閣首輔這層身份,和其他職官還不一樣,如果徐光啟不說些什麽,那事情就不會這般簡單結束。

“是啊。”

崇禎皇帝語氣感慨道:“道理誰都明白,事情誰都清楚,可真是到做的時候,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人心嘛,本就是這般復雜。

朕固然是大明皇帝,掌握著生殺大權,可有些事情吧,不是靠強硬的態度,就能順利的落實下來的。”

“陛下英明。”

徐光啟微微欠身道:“像開海通商一事,像解決弊政之事,往往不是靠急躁就能順利解決的。

如畢閣老所負責的鹽政整頓,戶部是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不假,可牽扯到的地域過多,牽扯到的層面過多。

倘若急躁的推行落實,無視現存的一些問題和情況,想有效解決鹽政弊政,其實是很難的事情,甚至還會給國朝帶來大麻煩。

畢竟鹽政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牽扯到鹽稅征收,就當前的形勢而言,國庫是不能出現任何問題的。”

大明的官兒,難做啊。

特別是想做好官的,想給社稷做些實事,想給百姓做些實事,那就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了。

畢竟大明官場的吏治,經萬歷朝、泰昌朝、天啟朝的混亂,滋生出那般多的黨爭,導致很多都是和光同塵的,而在這些和光同塵之中,還存在不少貪官汙吏,這都是大明的蛀蟲和敗類!

“其實這些話,卿家不必講給朕聽。”

崇禎皇帝露出笑意,端起茶盞,呷了一口,對徐光啟道:“要說,也應該講給外朝的一些大臣,有些事情不可深究,真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那朝廷就會停擺。

好啦,不說這些事情了。

今日朕召卿家過來,是有件事情想要聊聊,此事倘若沒有定數,其實對國朝而言,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

先看看這份奏疏吧,這是朕叫軍機處那邊,基於當前國朝的實際出發,所擬定的一份建設性謀改。”

嗯?

徐光啟露出些許疑惑,看著一旁的王承恩,從天子手裏接過一封奏疏,這叫徐光啟下意識站起身來。

“韓元輔~”

王承恩將所捧奏疏,遞到徐光啟面前,徐光啟微微點頭示意,隨後卻被所看到的封皮吸引。

《論軍費預算疏》

在崇禎皇帝的注視下,徐光啟眉頭微蹙,翻閱著所持奏疏,與崇禎皇帝所想的一樣,看到奏疏裏內容的徐光啟,神情起了變化。

軍費預算,這是一個大國必須要具備的能力,重文輕武要不得,窮兵黷武要不得,想確保國朝的安穩,不管是對內,亦或是對外,就必須要做到文武兼濟,唯有這般,才能確保真正的安穩。

“近兩年來,朕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自顧自的說著:“為何朝廷每年調撥的糧餉,都不算少了吧,可是大明軍隊的情況,卻呈現日漸下滑的趨勢,打不過建虜也就算了,可連造反的流賊勢力,最初都打不過,這就太過分了。

朕為此調閱了不少案牘,甚至是一些明初的案牘,對比之下,還真叫朕發現不少的問題啊。

國朝每年調撥的糧餉,是沒有定數的,是根據所處境遇,或削減,或增補,去進行維持大明軍隊建制的。

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遙想明初時期的大明軍隊,是何其強盛的存在,敢於向任何威脅我大明國威的敵對勢力亮劍,打的他們是丟盔棄甲。

可是現在呢?

除了朕下達旨意,要求整改的那些軍隊,其他軍隊,可謂是爛泥扶不上墻,這必須要有效整頓才行!”

軍隊謀改一事,牽扯到的層面很多。

這不是簡單創設幾支番號,明確一些機構,就能夠叫墮落的大明軍隊,一步步走出身陷的泥潭的。

針對軍隊謀改,崇禎皇帝是有著完整謀劃的,有許多事情,是需要形成一套套組合拳,持續不斷的打出去才行。

“陛下,明確軍費預算一事,這對現有的國朝而言,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啊。”徐光啟情緒有些激動,拿著手裏的奏疏,對崇禎皇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