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軍機處的一天(2)

統一標準,就是崇禎皇帝一直做的事情。

縱觀軍隊的發展史,想要確保軍隊的戰力,能夠始終保持恒定水準,就必須擁有一套完整體系。

這套完整體系,涉及到的領域很多,指揮、調度、建制、軍規、軍紀、培養、操練、軍備……

唯有將此事做好,才能確保軍隊的戰力。

軍隊的強盛與否,從不是靠一小撮人保證的,是需要具備傳承的,否則一場戰役的慘敗,就能將軍隊脊梁打斷!

無一例外。

這也是為何明初時期的軍隊,戰力是那般的強盛,與面對的一眾強敵硬撼,依舊能取得驕人戰績。

可是過了這一時期,大明軍隊卻始終在兜兜轉轉,稍稍有改變的跡象,就因為後勁的不足,繼而走向下坡路。

“軍隊就該有軍隊的樣子。”

崇禎皇帝神情倨傲,環視殿內群臣,朗聲道:“一支不能打仗的軍隊,與其浪費糧餉,浪費人力,那不如裁撤掉的好。

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內,國朝在遼地的一系列慘敗,並非沒有原因。

犯了錯不可怕。

可怕的。

是明知有錯,卻死不悔改。

在其他層面還好,大不了就是擺爛,可唯獨軍隊不行!

倘若軍隊擺爛的話,輕則喪權辱國,重則江山傾覆,這等簡單道理,不必朕多說其他,諸卿也都清楚吧?”

崇禎皇帝的話,讓在場眾人神情各異。

其實從特設軍機處開始,很多人都揣摩到崇禎皇帝的意圖,想要逐步實控軍權,想掌握不容置疑的威儀。

自土木堡之變發生,中央精銳損失慘重,大明在軍事層面的權力構架,就不可避免的出現傾斜。

文官群體掌控的兵部,開始取締五軍都督府,這導致大明文武失衡的構架,也是從那以後形成常態。

從將校培養說起,經水師整頓、參謀體系、定期輪調、軍工發展、軍備更新等多個層面延伸。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在崇禎皇帝的意志主導下,一項項決斷的核心構想,就這般初步明確下來,軍機處要依托這些構想,盡快草擬相應的細綱,並逐步的進行落實,以確保崇禎皇帝構想的整體統一體系,能夠真正明確。

“陛下,您提出的那些決斷,倘若想要有效落實下來,至少要耗費數百萬兩的軍費。”王在晉想了想,上前作揖道。

“而且這批軍費開支,不是調撥一年就能解決的,這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更久,才能達到預期的成效。

軍機處這邊,固然開始向內閣等有司衙署,爭取相應的軍費預算額度,可是涉及到軍事層面的調整很多,這……”

“這就是朕要說的最後一件事情。”

崇禎皇帝眼神堅定,出言打斷道:“在上述明確的決斷,開始穩步落實階段,一應的軍費缺口,皆由內務府所轄內帑進行兜底。

朕的態度,只有一個。

既然事情決定要做了,那就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受別的因素影響,而導致既定的事情出現波動。”

又是內務府。

只是這般大的財政壓力,內務府真能支撐起來嗎?

殿內聚集的諸臣,心裏無不感到驚疑。

說起來。

從內務府取締內廷有司,開始總攬宮廷事務,就不止一次扛起重擔,每當外朝有司反對之際,以國庫不濟為由,進行相應的推諉或掣肘,崇禎皇帝都會繞開外朝,以內務府為主導進行落實。

賑災、河政、軍改、產業、維新……

不管是哪一層面的事宜,需要以高效的姿態落實,崇禎皇帝都是這樣做的,以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

這也導致內務府所轄內帑,出現較為嚴重的財政赤字,規模也快要突破千萬兩。

可縱使是這般,崇禎皇帝依舊將壓力給到內務府,倘若就這般停滯不前,所面臨的後果只會更嚴重。

“陛下,僅靠內務府進行兜底,恐不足以解決問題吧。”

楊嗣昌講出心中的擔憂,上前規諫道:“這些決斷,能否放下一部分,先行解決一部分,這樣……”

“不行!!”

崇禎皇帝斬釘截鐵道:“朕說的這些決斷,必須要協同推進,財政兜底的事情,不是你們軍機處該考慮的事情。

把自己的份內之事做好,就夠了。

朕再強調一遍,該給軍機處解決的麻煩和煩惱,朕都全部幫你們解決了,可要是既定的部署,沒有能有效落實下來,那問題就是你們軍機處,必須要承擔起來的。”

“臣等遵旨。”

眾人無不作揖應道。

崇禎皇帝的心情有些感慨。

他也清楚當前給予內務府的壓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會有玩脫的嫌疑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