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左之戰(3)

遼東灣,禦駕龍舟。

“截止到禦駕離津,九門提督府、留守京營來報,以京城為首的京畿核心衛戍區,沒有出現任何異動,然通州、房山、順義、三河等地,治下糧價出現小幅震蕩,順天府、內務府等有司已出面介入。”

“截止到禦駕離津,直隸巡撫府來報,宣府鎮、薊密永三協等處,已尊奉中旨完成戰時轉換,拱衛京畿之外圍衛戍區,各長城段、塞口、要隘等處,皆已明確全天候巡察,宣府、延慶、密雲、薊州等處皆譴派麾下精銳騎兵……”

“截止到禦駕離津,天津直隸州來報,禦駕親征期間海上運輸航線,既定初期轉運事宜皆已明確,向復州、蓋州等處急報已傳,東線軍需轉運諸事,必將……”

“截止到禦駕離津,內務府來報,禦駕親征期間涉及火器、火炮、火藥、弓弩、糧草、馬料等各項軍需,內務府已明確落實各套方案,確保……”

“截止到禦駕離津,勇衛營來報,先遣軍已順利通過山海關,朝廣寧處急行軍,所部轉運的各類火器、火炮,已於秦皇島港口裝船,由渤海艦隊下轄第一艦隊承接,負責轉運至錦州港一帶……”

“截止到禦駕離津,軍機處來報,以戒嚴鄂爾多斯、河套、東土默特等部蒙古為由,向九邊重鎮明發上諭,已八百裏加急傳遞各處……”

“截止到禦駕離津,遼東巡撫府來報,涉及西線轉運諸事,皆已明確……”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閉目養神的聆聽著,數十眾披甲挎劍的軍機處參謀,一個個神情冷峻,齊聚在戰爭沙盤周遭,稟明著各自負責的事宜。

王在晉、楊嗣昌、溫體仁、周延儒、王洽等一眾隨駕大臣,站在各處,流露出各異的神情,看著閉目養神的天子。

“曹文詔所領神機營,走到何處了?”

崇禎皇帝緩緩睜開眼睛,盯著眼前的戰爭沙盤,“作為禦駕前軍所在,自朕下達旨意後,神機營就急行軍趕赴天津,為何到現在都沒有消息?”

“啟稟陛下。”

一名軍機處參謀上前,挺胸稟道:“距禦駕離津前數日,禦駕中軍所接軍令,神機營先遣軍,已從遼河口一帶登陸,神機營主帥曹文詔,在中軍主力登船渡海後,就至今未向禦駕中軍呈遞軍情。”

“到底還是出現些偏差。”

崇禎皇帝站起身,緩步向前走著,俯瞰著戰爭沙盤,“及時整改,像這等情況,朕不願再看見。”

“喏!”

看著眼前的戰爭沙盤,涉及到各處的調動一目了然,這一仗打下來,崇禎皇帝知道會打掉很多錢糧。

可這一仗必須要打。

或許國庫、內帑的財政赤字,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累加,可只要能戰勝建虜,能收復遼東所有失地,達到既定的戰略部署,那麽這批流向民間的錢財,必將成為戰爭態勢下的一種反哺,叫直隸、遼東、山東等地得到相應發展。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

“陛下,禦駕中軍抵達遼河口一帶,是否能暫駐遼陽鎮?”王在晉想了想,講出心中的擔憂,“僅以數萬禦林軍精銳,就一路急行軍趕赴沈陽城,與那李自成……”

“怎麽?卿家是膽怯了嗎?”

崇禎皇帝眉頭微挑,迎著無數道注視,看向王在晉說道:“朕禦駕親征的消息,必然已在遼東傳開,建虜那邊也已知曉情況。

越是這等態勢下,朕就是要叫所有人,都不知朕的想法。

沈陽城外的渾河畔,就是朕要駐紮的地方。

那裏,是我大明必須要牢記的地方。

禦駕中軍要做的,就是不能影響到遼地各部的調遣,再者言,有曹文詔所領神機營,先行趕赴沈陽一帶,有什麽值得擔心的?”

從明確禦駕親征一事後,崇禎皇帝就變得異常忙碌,也就是現在從天津乘船渡海,沿遼東灣趕赴遼河口,他才稍稍放松一些。

隨駕出戰的隊伍很龐大。

為確保既定的戰略部署、戰術安排,能有效的落實下來,崇禎皇帝就大膽采取壓茬交替行軍的方式,單單是隨駕出征的各部精銳之師,就按照所領軍令展開行軍,從天津、秦皇島、山海關等處出動,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抵達預定的區域內進駐。

禦駕親征這一戰,單單是朝堂中樞所在,崇禎皇帝就調走了百余眾官員,無一例外,這批官員皆是守舊派代表。

大派系也好。

小派系也罷。

崇禎皇帝以禦駕親征的名義,將朝堂騰空一部分核心群體,叫維新派能夠掌握話語權,讓徐光啟他們坐鎮,崇禎皇帝就不相信這等態勢下,圍繞維新變法的初期部署,還能遭受到強烈的反對和阻力。

他這個大明天子敢出現任何意外,隨駕的這批群體中,多數都要跟著一起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