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飛升境圓滿(第2/3頁)

這不就是上輩子在藍海星,自己聽到的關於五祖弘忍禪師和他的弟子們一起出遊,大弟子神秀和惠能的故事嗎?

只不過,在這個世界,出現了神秀大師,但是似乎並沒有出現惠能大師……

其實,事實上,這麽一個哲學問題,還不至於是將人逼迫至入魔的地步。

大部分都是想不通就不想了,然後放在一邊。

畢竟誰整天沒事會去琢磨這個,甚至是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但是,此時的闡心正處於是閉關的關鍵時期。

心中任何一點的小小疑惑,若是沒有及時想通的話。

那麽就很有可能導致入魔。

更別說,此時闡心正在質疑雷引寺的開山祖師的思想……

甚至是要推翻雷引寺開山祖師的思想。

換句話說,在這個時代,這種行為無異於是“欺師滅祖”……

蘇離現在有些不敢肯定,要不要把藍海星,惠能大師的那一首《菩提偈》說出來。

神秀大師和惠能大師的觀念不能說誰對誰錯,而是兩個不同的主張。

更是有一說法,正是惠能大師的那一首“菩提偈”,開創了佛教的一個新的流派,是惠能大師思想的相對方面。

當時在龍宮的時候,蘇離跟悟明說過《菩提偈》。

但是不同的話語,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效果是不同的。

對於悟明來說,或許只是有所感悟。

可對於的闡心大師來說。

要不然闡心大師信念崩塌,即刻入魔。

要不然闡心就此醒悟,進入一個新的流派。

“蘇施主可是有話要說?”

見到蘇離欲言又止的模樣,闡心大師開口問道。

蘇離閉上眼睛,微微思索,十息之後,蘇離緩緩睜開眼睛。

而蘇離所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讓闡心的瞳孔微微皺縮。

“大師可否聽過如此四句。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蘇離的聲音不大,可是一字一語卻如同是一把重錘,重重的敲在了闡心的心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

闡心大師不停地念著蘇離剛剛說的四句詩。

這四句詩無疑是雷引寺第一任住持的思想的最好描述。

可是還沒等闡心大師將蘇離的話語完全的消化,下一刻,蘇離接下來的話語,如同五雷轟頂一般,重重轟在了闡心大師腦海!

“可是,又有一首《菩提偈》,如此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闡心癡癡地看向蘇離。

不過闡心的視線雖然是在蘇離身上,但是他的眼睛中,仿佛卻沒有蘇離,而是陷入了自己的世界。

闡心呆呆地站起身,面對著這一棵菩提樹。

是啊。

何為菩提樹?菩提樹本來就是人的命名而已。

本來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台。

只要佛性清凈,哪裏會有什麽塵埃?

既然如此,又有什麽塵埃?

闡心感覺到自己心中的兩種觀念在劇烈的沖擊。

這象征著不同的佛法之路。

闡心覺得蘇離後面說的四句詩完全可以開創一條心的佛法之路。

可是闡心卻覺得還差些什麽……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就當闡心眉頭緊皺,腦殼因為兩種思想在劇烈碰撞而頭裂不已之時,蘇離繼續開口。

當蘇離話語剛落。

闡心已經是閉上眼睛,在菩提之下坐下。

這四句是進一步的解釋以及延伸。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菩提樹,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鏡台。

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幹凈,哪裏會染上什麽塵埃?

由樹至眾生。

於闡心的心中,那一條佛法之路,越發清楚!

於此同時,在雷引寺的上空,佛光普照。

雖無僧人誦經,但是一聲聲的誦經聲由雷引寺傳蕩而開。

一朵朵金色佛蓮憑空綻放,絢爛無暇。

無數的霞光落下,空中白雲也是變得一片金色。

距離雷引寺六十多裏的那個小鎮子,不少人皆是擡頭,看向了雷引寺的方向。

種種祥瑞的佛家異象忽隱忽現。

整個小鎮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陸續有人下跪,對著雷引寺方向叩首叩首再叩首。

雷引寺內,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不少的僧人已經是開始誦念佛經。

道道的佛韻與佛家異象互相融合,森嚴莊重的佛經傳遍整個山脈,就連一些小動物都閉上眼睛,細細感受。

而在秘境之內,蘇離根本就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麽。

只是在自己的面前,闡心已然入道,在思索著與雷引寺祖師不同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