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材料學的壟斷(第2/2頁)

最重要的是,材料學的研究成果具體有用還是沒用,通常不會因個人的意志與努力而轉移。那些引領其他科技跨時代發展的重要材料,通常都來自於“靈機一動”。

換言之,材料學的研究過程宛如抽卡。而不幸的是,這個抽卡並不是點一下就能出十連結果,而是需要投入極為漫長的時間、努力與精力,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抽出來了啥——並且抽出來的卡還沒有屬性介紹,甚至未必能立刻知道它能拿來做什麽用。一個足夠優秀的研究員所引領的團隊,最多也就是降低一下“沒什麽用”的N卡概率、並且稍微加速一下抽卡周期。依然不可能指哪打哪,想要什麽材料就搓出來什麽材料。

這意味著,當其他公司的研究,在材料學的層面上被卡住的時候,那就是真被卡住了。無論如何堆人、怎樣給錢,研究不出來那就是研究不出來。

因為抽不到的東西那就是抽不到。運氣層面的難題,是無法靠“努力”和“毅力”來補足的。如同抽卡的時候以便秘的表情用力去抽,也並不會讓你抽到的東西變得更好。

最多也就是變得更臭。

每座空島上的總公司,都在從事不同的壟斷行業。神智重工所壟斷的,正是最賺錢的生意之一……即核心材料的壟斷。

其他空島的尖端研究,都必須得到通神島的支持。而他們由此就可以通過利益交換來掠奪其他空島上的資源,獲得在其他空島上的分公司所能使用的“信用點”。通過這些信用點,他們就可以買通其他空島的優秀人才,從而將他們的體系搬到自己家裏。

就如同“天送”,也如同“塵隙”。

各空島的信用點並不能通過官方渠道直接兌換,購買力也並不完全持平——所謂“分公司”就是做這個用的。

通過在本地運營、賺取在本地可以使用的信用點,然後從本地獲得材料與人才。在得到產品之後,也可以就地銷售、也可以運輸回本土。如果本土有什麽需求,也可以通過分公司購買,然後再運回去。

通神島分公司的員工們雖然在外島工作,但他們的家人卻在通神島本土、而且他們也早晚要回來的;如同他們從外島買到通神島的人才,通常也並不需要通神島本土的信用點……他們既然急著要錢,多半是有家人的。而他們的家人所需要的錢,只需要讓他們家鄉的分公司,來給他們的家人支付當地使用的信用點就可以了。

簡單來說,通神島的運營思路、就是通過材料卡住其他空島的脖子。然後再用他們的錢,來買他們自己的人才與體系,整個運到通神島本土來完成技術層面的復制。

這就是通神島並不建立理論層面研究機構的原因——通常來說,應用技術的誕生必然晚於本領域的理論研究。但他們所需要的根本就不是“全新的技術”,而是“其他空島已經有了的技術”。

來自不同領域的技術體系,互相共鳴之下、就會輕而易舉的誕生出新技術。這與理論研究無關,而是應用技術的雜糅——並非是發明、而是改良。

博采眾家之長,然後將其融會貫通——以“贗品”的身份反超真貨。

……從這點來說,通神島的核心運營思路,倒是與羅素的靈能本質極為相似。

如果當時羅素沒有聽從母親的話,加入天恩集團……或許他會相當適應在神智重工的節奏。

但在那種IF線的劇情前提下,羅素想必也不會感覺到塔爾塔羅斯的墮落與扭曲——而是會欣然接受。

畢竟羅素原本就是空洞無物、千變萬化之物,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這一瞬間,羅素竟是有些慶幸……幸好自己當時遵從母親的遺願、前往了幸福島。

他曾經還以為幸福島瘋狂而墮落,可如今來看……它們或許還真就島如其名。

幸福島確實幸福。

至於通神島……

也確實是,財能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