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娛樂至死的幸福島(第2/3頁)

但這個世界,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公平的。

“涅槃”機制,就是世界對他們的懲罰。

這個機制難以根除的原因,就在於它恐怕並不是一種疾病、一種BUG……而是人類這種知能生物的“終極大限”。

合成人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得到人類一輩子的成長……不光是能學完全部的知識,並且知性也能隨之得到提升。那麽會不會,他們每隔一年左右就要進行一次的“涅槃”——其實就是“壽命已經用完了”呢?

一個人看完一本書,或許需要三天乃至於一周。而合成人在不外接計算中樞的情況下,看完一百本書並且完全理解則只需要三個小時——並非只是像其他機器那樣“背過”,而是真實的“看過”並且“學習完畢”甚至於會擁有自己的“感悟”。

也就是說,合成人其實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記憶與技能可以完全保留並傳給後代”、並且“能夠自體繁殖”以及“壽命極短”新物種。正是因為他們太像是人類了,而普通人類所具有的“人格”無法在如此之久的生存維持自我——他們會漸漸失去“興趣”,並最終不自覺的落入到無止境的哲學研究的深淵中。

所謂的“涅槃”,其實就是大限已至、這條生命的所有潛力都已經被耗盡了。

也就是“活到頭了”,所以就“不想活了”。

因此,一個合成人其實可以通過無限次的“涅槃”來讓自己獲得物質意義上的“永生”。哪怕它其實已經是初代的幾十代、乃至於百代以上的後裔了。

精靈能夠長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的靈魂已經被固化;他們的人格至此為止就不會再獲得明顯的進步、性格也不會再改變。就像是人的一生被無限拉長,原本的五十多年被拉長到了一千多年。就與合成人完全相反。

盡管他們還殘留一部分的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但他們欲望的方向也被固化、因此不再具有無數多的可能性——五百年前的小提琴家精靈,如今依然是小提琴家。

哪怕小提琴在這個時代早就已經不再流行,他也無意去學習最新流行的電子樂器。

用畫家來比喻,就是精靈的創作水平會不斷提升……但他們的畫風不再會有什麽大變化了。畢加索如果轉化成了精靈,他就一輩子都不會畫出那標志性的《亞威農的少女》、甚至連《土耳其裝束的夫人》都畫不出來。因為他的審美將會徹底固化,性格不會再改變、也無法再去接觸新的領域。

精靈轉化儀式就像是“快照”,永久的被定格在了他們成為精靈的那一天。

但合成人並非如此……他們仍舊擁有人類般的成長與學習能力,甚至存在“好奇心”來去學習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東西。

根據“合成人計劃”的研究員所說,他們認為這種“好奇心”非常危險、讓它們有可能取代人類。按照危險實驗條例,他們立刻就進行了上報;但在上報之後,董事會卻下令允許他們繼續實驗,並直接下令去“嘗試著強化這種好奇心”。

結果就是,如今這些合成人所“擅長”的領域,與研究員一開始引導著他們接觸的領域幾乎都不相同。

這意味著這些冰冷的、連人類大腦都不具有的金屬人偶,的確擁有了“感情”與“個人喜好”。

從這點來說,通神島的居民對合成人的畏懼、其實也是有情可原的。這已經不是“恐怖谷”的問題了,而更接近於盧德運動時工人對機器的敵意——合成人沒有完全取代他們,一個是因為他們的數量尚少、另一個是他們還沒有對自己產生敵對意識。

——那麽,如果他們的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並且的確對他們產生敵意了呢?

因此,從“奈落-7”加入了反叛軍、來試圖為合成人爭取人權的那一刻開始。合成人反而就永遠也不可能在通神島,得到他們想要的人權了。

因為奈落-7直接證明了——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但他們的確是有可能與人類為敵的。

如果合成人沒有涅槃機制,那麽人類未來倒可以全部轉化為合成人,就當是進化了。可既然有“涅槃”,就不可能所有人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合成人……那麽就只會引發戰爭。

根據羅素的預計,那可能是會毀滅人類的戰爭。

所以哪怕是羅素,他也不敢讓合成人繼續繁育、擴張族群。不過他倒是允諾,在合成人想放棄軀體之後,可以讓他們回到網絡中。

……與之相比,幸福島就顯得極為離譜。

他們或許考慮了未來,也或許就沒考慮。可能他們娛樂至上的大腦已經停止了運轉,拒絕去思考這種會讓人變得“不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