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眾人(第2/3頁)

這可真是不公平!

喬氏沒料到長女早有準備,雖長女沒讓她受到牽累,但嘴上還是說道:“雕蟲小技罷了,母親和大嫂可別誇她了,免得她小小年紀就得意起來。”

陳夫人還沒說什麽,老太太先說了句:“沒眼光!”

當著女兒的面被嫡母訓斥,喬氏臉上有些掛不住,青一陣紅一陣。

陳夫人看了眼嫡母,又看向喬氏,止住了這個話題,聊起了別的。

“昨日妹夫和亭哥兒來了府中,瞧著亭哥兒個子竄得快,跟個大人似的,長得也是一表人才的。我昨晚聽侯爺說亭哥兒學問不錯,若無意外,今年定能中舉。”

見轉了話題,意晚朝著老太太微微福身,默默退回去,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提起兒子,喬氏又開心起來,在老太太和陳夫人面前不住誇贊。她就差把“給兒子謀個好差事”寫在臉上了。

老太太臉上多了幾分不耐煩。

憑著庶女和她那死了多年的姨娘做的那些事情,她早想把他們一家人打出去了。無奈兒子不贊同她的做法,她也就只能坐在這裏聽她說廢話。

好在過了沒多久,侯府的少爺們讀完書回來了,今日過來的是長房的兩位少爺。

聽聞女眷在裏面,兩位少爺並未進來,只在門口行了禮。

老太太實在是煩了庶女,想見見自己的孫子,故而對外面道:“倒也不是外人,是你們姑姑和表姐妹,進來見見禮吧。”

兩位少爺這才掀開簾子進來了。

意晚站了起來,扯了扯妹妹的衣袖,示意她退到母親身後去。

雲意晴正盯著外面看,見狀微微有些不悅,但最終還是聽了長姐的話,站起身來,隨長姐站在喬氏身後。

很快,侯府長房的兩位少爺進來了。

為首那位身著寶藍色華服,樣貌英俊,一臉意氣風發。這便是喬府的嫡長孫,也就是文昌侯府的世子,喬西寧。聽聞當年陳夫人生他的時西境正在打仗,侯爺雖是文臣,但負責押送糧草一事,故而去了西境。為保佑大軍得勝,起了這個名字。

緊跟著的是大房庶子,喬桑寧,名字跟著喬西寧起的。

雖只來了兩位少爺,但不代表侯府孫子輩只有這幾人,還有二房的一些少爺,以及一些年歲小的,不跟他們一起讀書。

和長輩行過禮後,便是平輩之間的見禮。

雲意晴穿著鮮亮說話又清脆悅耳,本應是焦點,但兄弟二人的目光還是不約而同落在了安靜的意晚身上。

喬西寧是侯府的世子,打小在京城長大,京城的貴女見過無數,宮裏的娘娘遠遠瞧見過,風月場所也偶爾去應酬過,卻還是頭一次見氣質這般出眾的姑娘。人似月,皓腕如霜雪。站在那裏就像是一幅清冷的月色圖。

一側的喬桑寧喃喃一句:“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

雖聲音小,但廳內的眾人都聽到了,心思各異。

這話過了。他們雖是表兄妹的關系,但畢竟是外男,傳出去對表妹的名聲有礙。喬西寧連忙打了圓場:“祖母不知,今日夫子在學堂上提及了《洛神賦》。您也知道,二弟最喜讀書,想必他一直在心中背誦這一篇文章,此刻不小心背出聲來。”

喬桑寧也察覺自己說錯了話,連忙道歉:“表妹莫要誤會,我怕夫子責怪,一直在背書,並不是在說你。”

越描越黑。

喬桑寧酷愛讀書,不善言辭,見自己又說錯了話,只能作揖,連連道:“抱歉抱歉。”

太失禮了,陳夫人皺了皺眉。

意晚卻笑了笑,大大方方福了福身:“二表哥言重了。曹子建的文章詞采華美,風骨剛健,我也極喜歡。”

前世,她今日沒有隨母親一同來侯府,並未見著兩位表兄。直到來京幾個月後才在一次宴席上見著了兩位表兄,當時只是淺淺見了禮,因她不怎麽喜歡出門應酬,後來並沒有過多聯系。只偶爾從二妹妹口中得知西表兄入了朝堂,桑表兄也入了仕。

喬西寧把一句形容女子的話轉到了《洛神賦》,意晚又轉到了作者身上。一下子跳出了男女之情,變成了文學討論。

喬西寧連忙接過話來,說起曹子建的文章,喬桑寧也說了說自己的看法,幾人卻是越說越投機。雲意晴試著想要插嘴,張了張口又不知該說什麽。

陳夫人眉頭漸漸松開。

老太太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兩位少爺與意晚聊了幾句關於曹子建的文章,請了安便離開了。他們走時,雲意晴的眼睛一直落在喬西寧身上。

喬氏畢竟是侯府的姑娘,又多年沒來,老太太即便是再不喜她,還是留了她用飯。

許是照顧老太太的口味,先上的幾道菜是素菜。這些菜看起來極為清淡,聞起來卻香味撲鼻,吃起來更覺美味。白菜看起來像是用白水煮的,吃起來卻味道濃郁,應是高湯煨的。綠油油的青菜裏也放了些蝦仁,增味增鮮。青椒內有乾坤,裏面裹滿了肉粒,一時竟吃不出是什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