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巧舌如簧!】(第2/3頁)

可惜,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慕尼黑的經濟狀況其實比較單一,走得就是工業路線,為此創建了七大工業產區。

可問題是當下整個德國整體經濟下滑,解決老百姓民生問題的牛奶面包,逐漸代替了汽車,家電,等大型工業。

工業失業率大幅度提升,尤其在賓利汽車生產線崩潰之時,偌大工業區足足有七八千人等待著政府救濟。

那段時間,意氣風發的保羅市長都急得腦袋斑禿了,為了掩飾,還戴上了假發。

幸虧這樣的時間持續不長,石志堅收購賓利生產線,改名為神話汽車公司,不但重新接納了那七八千工人,甚至還大肆招募了上千人重新更換生產線開工生產電動汽車。

對於保羅市長來說,石志堅簡直就是他生命中貴人,是他溺水時抓到的救命稻草。

對石志堅,他充滿感激。

換做以前,保羅市長也不會搞出這麽隆重場面來迎接一個中國人。

一方面出於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則是在為慕尼黑打廣告。

“你好,我是保羅市長!歡迎石先生來慕尼黑考察工作!”

“你好,保羅市長,很高興認識你!”

石志堅與保羅親切友好地握手,在保羅的介紹下認識了慕尼黑市工業部部長馬科斯,還有能源部長弗蘭克。

等到大家寒暄完畢後,步入餐廳,卻見偌大的餐廳幾乎沒有客人,只有服務員衣冠楚楚地在旁邊伺候。

一個巨大餐桌旁,分成兩頭,一頭插著一面小國旗,分別是聯邦德國國旗,和中國國旗。

這時候剛才和石志堅交談過的那位工業部長馬科斯疾步走到一名服務員面前低語了幾句。

原來在與石志堅寒暄時候,馬科斯得知石志堅來自香港,而現在的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所以馬科斯下意識地認為石志堅這邊不應該插華國國旗,而是英國的獅子旗。

他這一疑惑也得到了市長保羅的首肯,這才慌忙去“改正錯誤”。

石志堅本來準備在自家國旗旁邊坐下,猛見那服務生要把他面前的小國旗拿走,就開口阻止道:“為什麽要把它撤掉?”

那服務員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看向馬科斯。

馬科斯就自作聰明地介紹道:“對不起,石先生,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你來香港!是的,我們只知道你是中國人,所以誤解了你,香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您這邊匹配的應該是英國的獅子旗。”

石志堅笑了,指了指那面小國旗,示意服務員把它放回原地,然後背著手對馬科斯和保羅市長等人說道:“我希望大家搞清楚一件事情!香港,是屬於中國的!未來它一定會回到母親懷抱!而我是中國人,以前是,現在也是!所以我的祖國只有一個,代表我祖國的旗幟也只有一面!”

馬科斯等人面露尷尬。

他們原以為替換掉旗子以後石志堅一定會很高興,畢竟這個時代英國要比中國強大許多。

可萬萬沒想到石志堅反應這麽大。

作為領頭的保羅市長也沒想到石志堅會講出這樣的話。看向馬科斯,覺得這家夥做事簡直多此一舉!

馬科斯則一臉哀怨,看著保羅市長責備目光,心說我這可是請教過你的,是你讓替換的!

石志堅是什麽人,一看氣氛尷尬,就主動緩和氣氛,哈哈一笑道:“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就像現在的東德和西德一樣。在我看來,以後東德和西德也一定會合並成為一個國家!因為東西德都是德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石志堅這番話直接戳到保羅等人心中痛處。

話說二戰以後,戰勝國對德國采取了包括割地、賠款、占領等多種形式的嚴厲懲罰。英法美蘇等國通過對德國的分區占領,使德國始終處於戰勝國的控制之下,這樣德國就不會威脅歐洲國家的安全。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1948年英法美三國占領區合並,成立了聯邦德國,其後在蘇聯占領區成立了民主德國,德國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德國的這種分裂是被迫的,在德國人的心中他們始終是一個民族,因此他們期盼總有一天他們會再次統一。

隨著美蘇兩大陣營冷戰的加劇,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墻,柏林墻成為一把插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刀,深深刺痛著每個德國人的神經,直到德國的再次統一。

70年代,東德和西德的關系有所緩和,兩國開始了一些有建設性的交往,在平等基礎上建立睦鄰友好關系,並“互設常駐代表機構”。1973年,兩國同時加入聯合國。

80年代,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兩國雙邊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采取了一些緩和兩國關系的措施。比如,擴建兩國高速公路、放寬東德去西德旅遊條件、開放兩國邊界、建立兩國經濟共同體等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