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退路斷絕

“四分半的話,驥將軍絕對不止擊破一架公爵甲、八架侯爵甲。當然,我沒有否定陳迅上校戰鬥力之強大的意思,我現在也很震驚,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這確實是實話。

所有人都堅信在這種局面下,如果驥星河能夠親臨戰場的話,真的能夠做到一夫當關萬甲莫開。

“狙擊手只能當做奇兵,哪怕是陳迅上校這樣的聯邦最強狙擊手。”

有參謀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語氣非常的遺憾。

在聯邦制造出了面對帝國的公爵甲,都能夠做到一擊斃命的電磁狙擊炮時,不止一個人想象過用狙擊手來取代機甲戰士的畫面。

畢竟從制造成本上來看,陳迅所使用的第三代電磁狙擊炮,要明顯低於對標公爵甲戰力的將軍級機甲。

但這一想法到了具體執行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多非常現實的問題。

驥星河獨一無二,陳迅又何嘗不是呢?

在實現了萬猩斬之後,陳迅的名氣和影響力,真的不比驥星河差多少。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相比於成為機甲戰士,成為狙擊手的門檻在人們看來要低了很多。畢竟聯邦能夠駕駛機甲的只有三十萬人,可能夠拿槍射擊的人,說有七十億也不過分。

只要能夠拿得動槍,能扣的動扳機,那就是能夠開槍。

而且在硬件方面,聯邦可以輕而易舉的制造出沒有後座力的狙擊槍。軟件方面,只需要稍加調試,就能夠給這樣的狙擊槍配備自動瞄準的程序,還能夠計算實時的風向、風速、空氣濕度、重力等等因素,讓瞄準和射擊都變得非常簡單。

特定的條件下,人人都能夠做到百發百中。

那麽問題來了,這種算的上是狙擊手嗎?

當然不算了。

因為這種所謂的狙擊手,能夠發揮出來的戰力還不如聯邦的自走戰鬥機器人,或者是自動射擊平台。

機器人是不知道恐懼的,絕對不會有情緒上的變化,導致出現聯邦雇傭兵團這種潰敗的局面。機器人在擁有能量的情況下,也不需要復雜的補給構成,不會知道疲倦。

有一個聯邦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說是被下意識忽略了的冷知識是——聯邦在異星的狙擊手,比聯邦的特級機甲戰士數量還少。

不是培養不出來,畢竟聯邦的特級機甲戰士數量,相比於聯邦的人口總量而言實在是太少了,更何況是狙擊手呢?

實在是戰術需求太小了。

用楊安泰的話來解釋就是:“瞄了三十秒就開一槍?讓帝國看見了,還以為我們聯邦連子彈都造不起了呢,全都給我換重機槍,每分鐘射速兩千發的那種,火力壓制懂不懂?”

在完全不需要考慮常規子彈消耗的情況下,面對帝國的常規兵力,狙擊手的殺傷力當然比不上機槍手,機槍手的培養也要比狙擊手容易很多。

而機槍手的殺傷力,又遠遠不如導彈。說來說去,還是狙擊手的火力太小了。

至於戰略層面的需求則近乎於零,因為聯邦和帝國之間的戰爭,根本就不會出現敵方指揮官傻乎乎的,暴露在狙擊手的有效攻擊距離之內的情況。

刺殺什麽的更是無稽之談。

而像是仲野佳伸這樣的帝國大公爵兼指揮官,就算是出現了,也會駕駛著公爵甲這種防禦力超強的機甲,其它等級的指揮官,出現的時候也會駕駛侯爵甲、伯爵甲。

所以,聯邦在異星的狙擊手,真正的攻擊目標全都是帝國機甲。

在使用鎢鋼合金或鎢鋼金子彈的情況下,無論是能夠對伯爵甲造成殺傷的第一代電磁狙擊炮,還是能夠對侯爵甲造成殺傷的第二代、對公爵甲造成殺傷的第三代電磁軌道狙擊炮。

全都有至少十分鐘的冷卻時間,對能源的消耗也非常巨大,特別是第三代。

在正常的戰場環境下,雙方的機甲必然是混戰在一起,而且多是沒有高點的平原戰場,哪有那麽容易完成精準的命中?

一槍不中就要等十分鐘,那擁有十分鐘戰鬥時間的公爵甲,又能造成什麽樣的殺傷呢?就算是因為機甲的體型龐大而命中了,但以機甲的體型而言,真的能夠直接擊斃其中的駕駛者嗎?如果命中的不是要害位置,帝國機甲完全可以帶著彈孔繼續戰鬥。

還有一些讓針對機甲的狙擊手,只能成為奇兵的原因。比如開槍之後的狙擊手如果來不及轉移,就會遭遇帝國的遠程轟擊,陳迅之前都差點被炸死了。

等等原因,讓聯邦放棄了組建一個類似於獨立團的狙擊手兵團的計劃,聯邦能夠對機甲造成威脅的狙擊手,因此而處於各個戰區各個部隊,多多少少都有亮眼的發揮。

其中最亮眼的,自然就是陳迅了,特別是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