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秋遊

奉天縣,一支三千人騎兵隊正浩浩蕩蕩在官道上前行,旌旗招展,聲勢浩大,時值九月初,秋高氣爽,天氣宜人,正是秋遊的最佳時節。

隊伍中有數十輛馬車,滿載著陳慶的家眷以及十幾名高官和他們的家人,前來奉天縣的甘河河畔秋遊。

甘河河畔是整個關中最漂亮的風景區之一,隨處可見大片樹林和草場,綠野茵茵,碧水如帶,人口稀少,兩岸分布著數十座大莊園,從隋唐到宋朝一直就是貴族領地,哪怕是偽齊國,這裏也被高官們所占。

就算陳慶占領關中,也沒有破壞甘河兩岸的稀缺屬性,這些莊園都分給了手下大將和重要文官,陳慶自己也在這裏有一座占地三千畝的莊園,莊園內沒有農田,依山傍水,分布著大片樹林和草場,養著數千只羊和十幾匹馬,有二十幾家農戶住在莊園內。

這次秋遊就安排在陳慶的莊園內,很快,浩浩蕩蕩的秋遊隊伍駛入莊園,先期到來的一千士兵已經搭建起了幾百頂大帳,平均每家三頂大帳,每頂大帳上都有各家的旗號,先期送來的行李也放進各自大帳內。

陳慶家人來了二十幾余口人,保護仆婦、乳娘和女護衛,一共有三頂大帳,其中兩頂大帳是仆婦和乳娘居住,然後主帳很特殊,它是一座分體大帳,入口是一座很大的圓盤帳,圓盤帳只是客廳,裏面分別有三個小門,可進入三頂稍小的寢帳內。

白天大家都在圓盤大帳內活動,休息時才會進入各自的寢帳,這些大帳都是雙層,六名女護衛就藏身在夾層之中。

馬車停下,數十名孩子歡呼著沖向草原,男孩兒在草上奔跑打滾,女孩兒則各自摘花編花環。

他們的父母則去了各自大帳,要收拾東西。

宋朝人的秋遊都很有講究,普通人家基本上都是一日遊,以曲江池周邊居多,豪門大戶人家就去得遠了,帶著帳篷,乘坐馬車,仆婦跟隨,一去三五天,更有甚者,遊玩十幾天才回家。

這次陳慶帶著重要官員和家人們的秋遊預計是五天,陳慶原本是計劃巡視奉天,正好是秋天,所以陳慶索性就帶領一大群人前來秋遊。

“夫君,明天讓冀兒和你一起去巡視吧!”

呂繡笑著建議道:“反正不遠,當天可以回來!”

陳慶想想也有道理,讓自己兒子實際體會一下畜牧業,講一百遍,不如親自到實地看一遍。

陳慶摸著兒子的小腦袋笑問道:“明天和爹爹一起去漠水看看!”

陳冀揚起頭問道:“爹爹,漠水很遠嗎?”

“不遠,距離這裏也就三十裏!”

“我和爹爹一起去!”

……

次日天不亮,陳慶便帶著兒子上路了,一百多名親衛騎兵跟隨,九月初的淩晨已經比較冷了,涼意滲人,陳慶將兒子瘦小的身軀摟在懷中,用鬥篷將他裹緊,一催戰馬,戰馬沿著一條山谷向西面奔去,百余騎兵緊隨其後。

天亮時,他們抵達了漠水河畔,陳冀在父親懷中睡了一會兒,剛剛醒來,他的小臉從鬥篷裏鉆出來問道:“爹爹,這條河就是漠水嗎?”

陳慶微微笑道:“對!這裏就是漠水,奉天縣在北面二十裏處,如果沿著漠水一直向南走就是陳倉縣,漠水在陳倉縣流入渭河,我們現在正好在兩座縣城之間,更靠近奉天縣一點。”

“我們來巡視什麽?”

陳慶難得有這麽好的耐心給兒子細細講解,他微微笑道:“你看河邊種的草是不是和別的地方不一樣。”

陳冀點點頭,“我師父說,這是紫花苜蓿,是牛羊馬最喜歡吃的牧草!”

“一點沒錯,這幾天我們在陜西路、熙河路以及四川路種植了大量紫花苜蓿和野豌豆,野豌豆也是另外一種牧草,發生饑荒時,它的豆子可以當糧食吃,去年河北大旱,金國官府賑災不利,我們通過關中幾大寺院給河北的各大寺院捐了幾十萬石野豌豆,僧人把它們磨成粉,做成糕團賑濟百姓,效果很不錯,幾十萬人得以生存。”

“孩兒明白了,咱們不和金國官府打交道!”

陳慶哈哈大笑,“說得沒錯,明明是咱們出力,為何讓百姓感謝金國的官府?”

“然後呢?我們來看牧草!”

兒子的思路很慎密,不會跑題,陳慶點點頭又道:“我們在各地河邊都種了苜蓿,讓當地農民發展畜牧業,這兩年發展得非常好,咱們市場上羊肉為什麽便宜,河谷養牲畜功不可沒。”

“既然到處都種苜蓿,爹爹為何又專門跑到漠水視察呢?”

“問得好!爹爹來這裏巡視,是因為奉天縣有一個創舉,他們在全縣成立了十個農畜社,養羊超過十只的農戶都要參加,每個農畜社推舉幾個德高望重長者作為調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