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清野

進入十一月後,中原地區也下了一場中雪,雖然沒有關中一片白雪皚皚那麽誇張,但樹木、山丘和房屋也是銀裝素裹,白雪和黃土交錯相間,大地一片斑駁,但隨著風雪的到來,黃河也開始結冰了。

沿途官府開始動員黃河邊的百姓,防止金兵鐵馬渡河,冬季偷襲掠奪,要求他們離開家園,遷徙到中原腹地。

在官府一次又一次的動員下,百姓紛紛收拾物品離開了家園,挑著擔,趕著驢車,扶老攜幼,浩浩蕩蕩向開封府以及中原各州撤去。

歸德府楚丘縣靠近新黃河不遠處有座小村子叫做德莊,約有上百戶人家,建炎二年,黃河決堤,滔滔洪水沖來,近一半百姓被洪水卷走,另一半百姓逃跑及時,得以幸存。

數年後,新黃河穩定下來,德莊變成了黃泛區,逃亡的百姓又陸續回到家鄉,重建家園,但黃泛區土地變得十分貧瘠,畝產小麥還不到百斤,被生計所迫,返回的百姓又再度背井離鄉,陸陸續續走了。

目前德莊只剩下十余戶人家還在苦苦煎熬,德莊其實就是黃泛區的一個縮影,幾乎所有的村莊都和他們一樣,三年前,百萬流民從商州和陜州兩條線逃亡關中,一半以上都是黃泛區的百姓。

德莊的村東頭有一戶人家,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兒子,兒子都還年幼,一個五歲,一個七歲,男主人姓阮,叫做阮德,底層百姓男子的名字都很簡單,都是平、順、富、德、安、小二、小三、小乙等等,阮德就是德莊出生的意思。

阮德年約二十五六歲,身高足有一米九,體格極為強壯,力大無窮,他家原本是村中大戶,頗有錢財,父親也傳給他一身好武藝,但洪水過後,家產悉數湮滅,他只得做鐵匠謀生,妻子王氏比他小三歲。

這天上午,楚丘縣的官員來德莊催促十幾戶百姓趕緊遷走。

十三戶百姓都來到阮德家的院子商議去處,阮德以他強壯的體質和寬厚的性格,使他成為了德莊十幾戶百姓的首領。

阮德一擺手,吵嚷的院子裏頓時安靜下來,阮德高聲道:“各位鄉親,我覺得不管去哪裏,我們最好一起走,一起安頓下來,抱成團,外人不敢欺負我們,哪家有困難,大家一起幫助,大家覺得我的意見如何?”

眾人紛紛叫好,這也是所有人的想法。

有老人道:“我們世代都住在一起,都沾親帶故,為什麽不一起走?”

十幾個後生紛紛大喊:“德哥,我們聽你的,你說吧!我們遷去哪裏?”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咱們遷出後沒有了土地,當佃戶太辛苦,也養不了家,最好有一技之長,我父親是鐵匠,我嶽父會釀酒,也教會我釀酒,我記得好多人家都會釀酒,對不對?”

眾人紛紛道:“對啊!以前我們這裏生產柿子和梨,我們釀柿子酒,釀梨酒,在城裏賣得不錯,後來果林被金兵砍光了,才沒有再釀酒。”

阮德點點頭,“去年我在歸德府遇到一個酒商,他說開封府尉遲縣以釀酒出名,我反復考慮,不如我們去尉遲縣,那邊一定能讓我們生存下來。”

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起身道:“我在宣和年間去過尉遲縣,那裏確實以釀酒出名,很適合我們,我支持阿德的意見,我們去尉遲縣。”

全村達成一致,集體去尉遲縣謀生。

兩天後,十八戶人家趕著三輛牛車和驢車,老人和孩子坐車,破舊家具都丟棄了,只帶著必須的日常用品,灑淚離開家鄉出發了。

……

尉遲縣也是官方公布的四十個安頓移民的縣之一,清野方案開始實施後,已有近千名黃泛區的百姓拖家攜口來到尉遲縣,他們大部分都選擇了下鄉安居,繼續種田為生,主要是租種官田,這是安撫使司做出的決定,內遷者可以租種官田,前三年免田租,後兩年減半收租。

這實際上也顯示了內遷的真實意圖,不僅僅是對付金兵的襲擾,更重要是把人口從貧瘠的黃泛區遷出來,讓他們來土地較多,同時又缺乏勞力的腹地,不僅促進社會繁榮,同時也改善了黃泛區百姓的生活。

沒有了人類的幹擾,黃泛區的生態將得以慢慢恢復,數十年過去後,黃泛區的土地就能漸漸肥沃起來。

尉遲縣負責移民的官員正是縣尉余壽,他上任近半年了,也漸漸適應了新的環境,做得也很不錯,由於河南路安撫使張曉派人給他送一些書籍,後來又派人給他送來幾筐橘子,使得尉遲縣官紳都在猜測他的後台。

知縣馬厚文對他也頗為客氣,沒有幹涉他的權力,把縣裏的治安權交給了他,數十名弓手和正副都頭都交給他來統領。

這次安置移民,河南路安撫使司要求知縣必須親自經辦,馬厚文便擔任的安置主官,安置副職便是余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