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歲試(第2/2頁)

“澤遠兄,可否借文章一觀。”

“澤遠兄,昨日韓教諭所講的’天地生物之心’何解?”

作為府學裏公認的學霸之一,柳賀反倒比平日更忙碌,來和他討論文章的士子們變多了,即便柳賀在書堂裏看書,也會有同窗聞訊趕來,非要問上柳賀幾句。

柳賀雖然不喜歡被人打擾,但基本能做到有問必答。

府學眾人赫然發現,柳賀看似是個沉迷讀書寫文章的書呆,但無論何人問了他什麽問題,他總能對答如流,即便是其他人想破腦袋都想不出的問題,只要來問柳賀,答案總能明朗。

“柳澤遠當真博學。”

“我只記四書五經便覺得頭疼,他是如何將經史子集全部記住的?”

“恐怖如斯。”

“我此刻終於明白,鎮江府那麽多士子,為何柳澤遠能獲府尊大人與大宗師的青眼了。”

如果不和柳賀探討文章,眾人根本不知曉柳賀學問已精深到了何等地步。

“我原以為此次歲試我必能奪一等,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董書道,“此刻見了柳澤遠,我方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

學政大人駕臨鎮江府,鎮江府從知府到各縣知縣都格外重視,畢竟歲試也事關文教考核,耿定向日後在考評上給鎮江府打個下等,知府面子上也不好看。

當然,在南直隸地界裏,鎮江府通常不會享受這樣的待遇,鎮江府士子實力是不如蘇松,但放眼全省卻並不算差。

然而盡管如此,新任的魏知府卻在一月之內二度光臨鎮江府學,督導士子讀書,盡管魏知府看上去是個性情溫和之人,但府學上下卻一點不想看到他不溫和時的模樣。

……

耿定向人雖來了鎮江府,卻沒有第一時間主持歲試,反而要求眾教官拿出日常教學用的課案,這著實打了府學上下一個措手不及。

課案拿出時,耿定向似笑非笑:“眼下是什麽年頭了?會試都過了三科,鎮江府的生員們參考的還是十年前的程文。”?

好在耿定向本人便是嘉靖三十五年的進士,課案選的他那年的程文倒算是小小拍了個馬屁,雖然耿定向並不吃這一套。

歲試開始前,眾士子都來拜見,耿定向坐於高堂之上,考生們奮筆疾書,情境倒是與院試時有些相似。

柳賀許久未答考卷了,此刻看到真題,唯一的感受是——真題真香。

他之前寫文章,參考的都是過往鄉試與會試的試題,一些題目便是掃上兩眼都已經膩了,柳賀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自己出題給自己做,但四書五經浩

如煙海,他能碰上一道都是走了狗屎運。

這個狗屎運柳賀已經走過一次了,再走一次的可能約等於零。

柳賀答著題,只覺思路順暢。

歲試所考也不會脫離四書五經的範疇,但耿定向水平一向極高,他出的題便很有區分度。

柳賀思慮了一二,便在稿紙上作答了,他院試過後的勤練勤讀起了效果,一旦動筆,文章便順著思緒傾瀉而出,不過片刻,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就已經寫成。

柳賀吹了吹墨,將文章謄上了考卷。

抄寫的時候柳賀更是滿意,不僅文章,他的字寫得也愈發好了。

一篇文章謄完,柳賀正要看下一題,桌前忽然多了一道身影,將他答題時的光都擋住了。

耿定向拿起第一排的士子文章,他在各府州考核多了,對各府州縣學玩的心思自然清楚,能被教官們將考號排在前面的,必然是學業出眾的弟子。

耿定向之所以先看柳賀文章,是因為柳賀寫得太快了,別的士子還在思索,他卻已將一篇完整的文章寫完。

耿定向舉起考卷,先看破題,他出的這題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這題不算簡單,但眼前士子的破題卻極為巧妙,耿定向再往後讀,越讀他心中便越是震驚,這士子文章中每一句都可謂恰到好處,多一分則盈,少一分則虧,士子所思所想皆盡於這短短幾百字文章中,卻並不令人覺得這文章瘦,反而有一種充實之感。

當真好文章啊!

感慨完文章,耿定向才去看這士子的名字,一看其名為柳賀,耿定向不由露出一絲了然的笑意來。

他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這已是他第三回 感嘆柳賀的文章了,偏偏柳賀每一回的文章都能令他印象深刻。

如果說一年前柳賀的文章已經堪稱出色的話,那麽現在,耿定向能從他的文章中看出大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