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買(第2/2頁)

柳賀咬牙切齒:“自己養貓去!”

這個時候得意的換成了施允:“你的貓便是我的貓,你我又有什麽區別?”

——源頭其實是柳賀在施允面前炫了無數次的貓,炫著炫著,他的貓就被對方騙走了。

施允在院試中發揮不佳,因而入府學時,他是以附學生的名義就讀的。明初建立府州縣學時,官學之中只有廩膳生,之後便出現了增廣生,因明早期人才的缺失,增廣生是不拘額數的,之後便有了定額限制,像鎮江府學就有增廣生四十名,與廩生人數一樣。

而附學生則出現於成化年間,府州縣學中,以附學生的數量最多,從某種程度上說,附學生反倒是鄉試舉人的主要來源,畢竟人數多了,中式的比例就會提高。

施允對附學生這一身份並不在意,對他來說,重點是拿到參加鄉試的名額,他讀書奮進只為了那一個機會。

施允想擼貓,柳賀想溜達,最後折中,變成施允抱著貓和柳賀一起溜達。

鎮江城中的景象兩人早已熟得不能再熟,爬一爬金山與焦山,再吹一吹江風,時間倒也過得飛快,唯一的問題就是滾團,兩人爬山時必須把貓抱好,否則一不留神滾團就會跑到別的地方去,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在爬山途中得載著七八斤的負重前行,滾團還有些恐高,到了山頂就喵喵叫個不行。

柳賀開始放肆嘲笑施允。

“下山之後去書肆逛一逛嗎?”柳賀又問。

“我需要買幾刀紙。”施允答道,“你要嗎?一起買就一起砍價。”

這也是柳賀的想法。

府學中也供紙,但供應是有定數的,對柳賀這樣一天至少寫兩篇文章的生員來說,府學的供應是遠遠不夠的。

柳賀寫過的文章都用草繩紮好了,他一個人甚至都搬不動。

兩人既要去書肆,便先回家放了一趟貓,倒並非施允抱不動了,而是滾團急切地想要自由,它寧願在登賢坊附近自由自在地轉悠。

這一次柳賀特意多買了幾刀紙,墨錠也多買了幾枚,鄉試還有一段時日,他對紙筆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量多了價錢也能便宜一些。

“店裏最近可進了什麽新書?”

柳賀一問,夥計便熱情地迎了上來,柳賀與施允均穿著秀才的襕衫,

夥計先敬羅衣,態度比對其他士子好了不少。

柳賀看了幾本時文集,其中有幾本質量一般,柳賀覺得其中個別篇章還不如自己寫的,倒是有一本浙江布政司的時文集還挺不錯。

“這裏有數篇紹興才子的文章。”夥計介紹道,“徐渭徐文長作的序。”

紹興出才子,也出師爺,徐渭便是師爺與才子雙重身份的結合,會稽與山陰二地人傑地靈,出過的進士不知凡幾,如嘉靖三十五年的狀元諸大綬與榜眼陶大臨均是紹興人,在柳賀印象中,張岱的祖父張元忭也是紹興人。

可惜明代出書慢,別的省的書到鎮江府城需耗費許多時日,應天府的書肆種類倒是豐富,可惜書太重了,帶不了幾本回來。

柳賀翻了幾頁,又把書遞給施允,施允看過之後點頭:“買。”

他倆現在經常搭著買書,兩人都很會選書,又很愛看書,什麽類型的書都能買上幾冊,對柳賀來說,這樣相當於用同樣的錢看了原來兩倍的書。

“還有一本《南詞序錄》,兩位公子可要看看?”夥計道,“這也是徐文長的書。”

《南詞序錄》是一本講南戲的專著,和南人備受歧視一樣,南戲也常常被忽略。這本《南詞序錄》雖然列著徐渭的大名,卻因為講的是南戲,文人墨客們看不上,銷路並不好,夥計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推薦給二人的,並不指望二人會買。

柳賀卻和施允對了個眼神。

買。

柳賀眼下的可支配資金比剛穿過來時多了不少,不過他花錢仍是克制,大頭都在買書買筆墨上,他今日選的紙筆書籍等依舊狠狠還了價。

“新書讀起來就是享受。”柳賀感慨道,“若是錢足夠,我就將書肆裏的書全買空了。”

難怪明代官員致仕後都愛在家裏建藏書樓,買書果然會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