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生女(第2/3頁)

楊家娘子活得雖然舒心,卻也不是一點委屈都沒受,楊家是大族,即便她和楊鄉紳一條心,可族中的長輩總少不得說幾句閑話。

楊家娘子很擔心楊堯生了女兒之後紀娘子和柳賀會不高興。

幸好這事並未發生。

丁家那兩位先生作媒時便說,柳家娘子與柳家兒郎俱是難見的淳實之人,楊堯婚後也常誇婆母與夫君。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自打收到楊堯有孕的信之後,楊鄉紳夫婦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京城,臨來之前將吃的喝的用的帶了幾乎一車,兩年未見女兒,夫婦倆自是十分想念,到了之後,見楊堯神態與在家時並無區別,楊家娘子這才覺得女兒是真結了一門好親。

柳賀有了閨女,翰林院的同僚們紛紛送來賀禮,掌院陶大臨及申時行、王錫爵等日講官,沈鯉及一眾與柳賀相熟的翰林們也都派人上門,因柳賀如今是日講官的緣故,送他賀禮的官員便不僅局限於翰林院,也有詹事府及九卿衙門的官員。

管家清點禮單時,有兩份不敢處理,便遞到了柳賀手裏。

其中一份,來自當今首輔張居正。

柳賀任日講之後和張居正的交集並不多,他只充任天子講官,朝政之事輪不到他來過問,且自王大臣一案後,翰林院內的眾多詞臣便多張居正的所作所為有不滿,柳賀雖然是張居正的門生,卻也不贊同張居正在這件事上的做法。

他此前寫的那封信,張居正至今也未有回應。

事實上,若論實際接觸,柳賀如今和張居正見面的次數其實比剛進翰林院時要多許多,但師生之間似乎多了一層看不到摸不著的隔閡,這隔閡在旁人看來或許不存在,但兩人心中卻是知曉清晰。

柳賀心想,或許是張居正如今春秋正盛,聽不得柳賀說的喪氣之言。

而另外一份賀禮,來自如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馮保貪財是出了名的,自他得勢後,宮中太監及宮外臣僚都要給他送禮,柳賀雖然未給他送過禮,但講課時也多受內侍的幹涉,而眼下柳賀有了女兒,馮保卻送來了一千兩禮金。

這銀子著實有些燙手啊。

這錢柳賀是不想收的,滿朝文武都知道,拿了錢就要辦事,即便馮保打著慶賀柳賀生女的名義,但尋常往來不至於花上一千兩銀子。

太監的銀子更是難收,若是收了旁人的錢,十成的事柳賀能辦六成已經合格,而太監的錢,十成必須得完成十倍才行。

柳賀不知曉這位權傾天下的廠公怎麽盯

上了自己,但不用猜他也知道這並非什麽好事。

旁人或許想搭上太監晉升,但柳賀卻敬謝不敏,他對權勢的追求並不算深,和太監打交道又容易讓自己走進死路裏,柳賀覺得自己如今的生活還算安逸,不想往死路裏走。

“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柳賀捏了捏自家閨女臉上的軟肉,又見滾團守在自家閨女旁邊,慵懶地舒展著身軀,柳賀便又和貓玩了一會兒。

滾團來京也有好幾年了,它倒是很願意和柳賀玩,但柳賀事務繁忙,每日只能摸它一會兒,其余時間它都和紀娘子、楊堯一道玩,好在如今的柳家已經不是當年在下河村時的景象,人越來越多,前院有管家,後院有仆婦,已是一副官員之家的鼎盛氣象。

滾團甚至都不需要紀娘子親自喂,自有人接手它的一日三餐。

果然,等柳賀再回翰林院當值時,便被一錦衣衛職官攔住:“柳中允,廠公有請。”

柳賀正要下衙回家,見此只得和這錦衣衛走了一趟。

錦衣衛在陸炳時氣勢極盛,畢竟陸炳與嘉靖關系親厚不同於旁人,但自陸炳去世後,錦衣衛的聲勢便大不如前,眼下擔任錦衣衛都督的乃是朱希孝,但朱希孝身體大不如前,且馮保如今的權勢也強於嘉靖時的宦官,朱希孝對錦衣衛的掌控弱了之後,東廠的風頭便壓過了錦衣衛。

二者雖同為特/務機關,彼此間有過親密合作的歷史,但彼此權限如何,就得看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正德時劉瑾掌權,錦衣衛指揮使石義文也得對劉瑾阿諛奉承,嘉靖時東廠畏懼陸炳聲勢,如今形勢又有反轉。

馮保所居之處,乃是極富麗堂皇之地,且馮保的裝扮也不似影視劇中有廠花之稱的太監,相反,柳賀若非知曉這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恐怕真會把馮保當成富貴人家的老翁。

“傍晚邀柳中允一見,柳中允莫要介懷。”

柳賀施了一禮:“下官不敢。”

馮保微笑道:“柳中允於講官一職上甚是勤勉,咱家也有所耳聞,且柳中允乃是本朝第二位三元及第者,咱家知曉柳中允前程遠大,日後必能成為咱們萬歷朝的商文毅公。”

“公公謬贊了。”柳賀雖不願和馮保打交道,但面對馮保時,他的態度極為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