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進張府

“賀哥兒,咱們倒可以趁此機會回老家住上兩年,這一點也不壞。”

柳賀得罪張居正的消息早已在京城官場傳遍了,紀娘子及楊鄉紳夫婦也有所耳聞,柳賀極少將衙門裏的煩心事說給家人聽,說了也是徒增煩擾罷了,不過他被貶出京的事是怎麽也瞞不住的。

紀娘子疼愛兒子,一直堅定不移地站在柳賀這邊。

“這倒也是。”楊堯將柳妙塞進柳賀懷裏,“妙妙長在京裏,一直都沒回過家,她之前太小了,跋山涉水也不合適,這下正好可以一道回老家。”

楊鄉紳夫婦心中也沒有什麽想法,在這大明官場上,被貶官是常態,楊一清當年也不是沒被貶過,何況女婿出京是因為得罪了張居正,張居正如今勢大,能被貶官而非致仕已經算客氣的了。

柳賀揉了揉自家閨女軟乎乎的臉,妙妙當然不知道她老爹被貶了,仍舊傻乎乎地在那邊樂著,滾團繞著她轉來轉去,現在在家裏,滾團第一和妙妙好,紀娘子和楊堯緊隨其後,柳賀已經退居末位,地位快趕不上來京裏不久的嶽父和嶽母了。

看著這一幕,柳賀心中不由一暖。

家人的支持是他做出決定的依仗,即便不問柳賀也知道,無論他如何選擇,他的家人始終站在他這邊。

……

此時的翰林院中,翰林們也在小聲議論柳賀此次的去向。

“澤遠當真太沖動了,得罪張相又能有他好果子吃?”

“澤遠來京已有三年,我從不知他竟是如此不畏權貴之人。”

“要我說,這柳澤遠著實不必,張相派他去治河,他當真就去治了,那破河有什麽好治的,不如幹脆辭了這任命,還能在清流中掙一把名聲,改日回朝依舊自詹事府起步。”

這人話一說,史館之中立時有幾人附和。

這些人嘴上是在為柳賀可惜,心中其實是有幾分幸災樂禍在的。

原先柳賀高中狀元,乃本朝繼商文毅公之後第二個連中三元者,科甲可謂俯視整個翰林院,加上柳賀雖為後來者,卻捷足先登當上帝王師,這如何不能讓一些老翰林心中發酸?

這幾人原先說上一兩句也就罷了,但或許是柳賀離京之事著實令他們興奮,他們已暢想起了柳賀回京時再各個衙門排隊遞帖子的事了:“柳澤遠可惜了,離京容易進京可就難了。”

“何況這黃河是那麽好治的嗎?多少治河的能官烏紗帽不保的?”

就在這幾人說到上頭時,只見一人騰地站起身:“幾位仁兄說夠沒有?”

“於編修,你是何意?”

“好叫各位仁兄知曉,在下是山東東阿人,自小就在黃河邊長大,家鄉百姓常受黃河決口之苦,諸位仁兄不記水患禍民之事,卻口口聲聲這破河有何可治的,這話可敢叫天子聽見,叫滿朝臣工也來聽一聽?”

說話的是於慎行,於慎行性子一貫直爽,有話直說,加之他也是這翰林院中出了名的少年才子,二十三歲便中了進士,如今更是晉了日講,在這翰林院中可謂前途無量。

這些酸言酸語說的雖是柳賀,於慎行聽著卻覺得分外刺耳。

“可遠所說正是在下心中所想。”沈鯉此時也道,“在下的家鄉歸德在世宗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三十九年、穆宗三年均遭水患,世宗三十九年黃河決口,平地可行舟,穆宗三年水淹考城、虞城,七成土地被淹,我歸德土弱地勢卑,民貧無恒產,這便是各位仁兄口中的破河。”(注1)

“若我沈鯉能將諸位口中的破河治好,便是不在這翰院為官又如何?”

沈鯉家鄉歸德乃是後世的河南商丘市,因地理位置及地勢的原因,常年遭受黃河水

患,百年之間,小患不斷,大害也有數次,百姓們流連失所,遇上困苦的年景,賣兒鬻女的也是有的。

翰林院中的庶吉士多出身富家,清貧之家又何來的文采風流?加上翰林院中南直、浙江、江西的翰林多,這些翰林們即便家境尋常,也很少體驗河南百姓的苦處。

沈鯉一席話說得眾翰林們啞口無言。

之後即便有翰林對柳賀外放之事嘀嘀咕咕,但沈鯉和於慎行都放過話了,他們也不能再多說什麽,只能感慨柳澤遠考運不錯,到了這翰林院中人緣也是出眾。

沈仲化是他的房師,自然處處護著他,羅一甫、於可遠、黃鳴周等人與他相處也是融洽,這幾人都是翰林院公認的正人君子,有他們聲援,即便柳澤遠外放多年不回京,將來京中恐怕仍有他的位置。

……

離京之前,柳賀又去張府拜訪了一次。

張居正雖然把他撂得遠遠的,但兩人畢竟是座師門生的關系,離京之前去拜訪一趟恩師也是應當的。

之前來張府柳賀心中仍有些忐忑,畢竟正是他篩落了張敬修,但這一回拜訪柳賀卻一點也不愧疚,他沒取張敬修,張居正也讓他去治河了,兩人剛好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