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忙碌(第2/2頁)

楊梅味美,就是運到京中費時費力,柳賀在翰林院時,同僚趙志臯聊起家鄉的楊梅便眉飛色舞,誘得柳賀也想去慈溪閑逛一圈。

在京中吃楊梅並不僅是美味,也有天子恩遇隆重之意,就如柳賀家鄉的鰣魚也是貢品,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機會品嘗,能品嘗到的要麽是皇室,要麽是受到恩賞的大臣。

到這時,對新《宗藩條例》的反對聲已經小了許多,柳賀便再完善了一些細節,過幾日再呈給張居正,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宗藩條例》的推進還不算壞。

……

年中之後,禮部官員們就逐漸忙碌了起來,姚弘謨成日不見人影,每回柳賀見了他都是一副腳不沾地,仿佛下一秒就要起飛的模樣。

因下月就是天子的聖壽,又逢中秋,儀制、祭祀上需要忙碌的事情有許多,這些都歸姚弘謨管,柳賀本以為自己能清閑一些,然而朝鮮使臣要進京拜賀天子,禮部需設宴招待,還需寫賀表祝壽。

款待使節雖是潘晟的職責,可具體事務卻是主客司去辦的,柳賀初任侍郎,此前也未經歷過招待使節之事,若是有了差錯,天子震怒是其一,其二,大明國威或許會因此受損。

典章範例柳賀倒是都記得,可他實操經驗幾乎為零,潘晟對他有些不放心。

因而他給柳賀的第一樁任務是寫賀表:“此事對澤遠應當容易,澤遠你回去仔細琢磨一二。”

除此之外,因姚弘謨一人忙碌不過來,精膳司暫時也歸了柳賀,禮部眾官吏原以為削藩事戰線會拖得很長,可此事推起來卻比想象中更容易一些,不管怎麽說,柳賀手頭事既然少了,那就該多承擔一些。

事務一忙,柳賀陪楊堯的時間自然變少了。

紀娘子已經到京城一段時間了,給柳賀和楊堯帶了不少鎮江的特產,柳賀也難得嘗到他娘做的飯,紀娘子來了,她和楊家娘子、楊堯多說說話,柳賀也能稍稍放心一些。

精膳司的事務講究的還是禮制二字,吃什麽,座次排位都有講究,柳賀自己查閱儀制,又叫精膳司郎中將宴會流程與他細細講述。

加上潘晟時不時便有事交代給柳賀,為了天子的萬壽,柳賀這幾日的忙碌絲毫不遜於削藩之時,以至於吳中行再見他時很是驚詫:“澤遠,你瘦了許多。”

柳賀苦笑道:“事情一樁接著一樁,我倒是想清閑一些。”

天子萬壽一日日臨近,朝鮮使臣再過幾日就要入住會同館,關於設宴的標準等,柳賀

要與戶部、光祿寺協商,招待使臣的細節自上而下都要布置完備,這一陣忙碌過後,他終於能空出兩日,將宗藩生計的細節交予張居正。

張居正也過問了幾句朝鮮使臣的事:“準備可詳備了?”

“已按規矩準備詳盡了。”

張居正道:“你既為禮臣,便需以禮服眾,眼下你在庶務上的本事已為朝臣們所知曉,《宗藩條例》雖推成了,於禮之一途所涉卻並不多,經朝鮮使臣拜賀一事,你便需證明,你這禮部右侍郎是名副其實的。”

柳賀恭恭敬敬道:“多謝恩師提點。”

《宗藩條例》最終的好處是省錢,雖為禮部主推,可得到實惠的還是戶部,柳賀這禮部右侍郎還是要展現他對禮法的推動作用。

當然,到了萬歷朝,能引起朝中辯論的禮法事宜並不多,即便有,如張居正奪情一事,他將滿朝文武的嘴都封住了,誰還能去議禮?

嘉靖朝時,大禮議引發的腥風血雨至今仍令人心悸。

而到了萬歷朝,持續數年的太子之爭本質上也是禮法之爭,為了讓萬歷立下太子,首輔換了數位,朝廷財政源源不斷流進天子內庫,一個禮法該定下的太子,竟成為天子敲詐朝臣的工具。

所以多數時候,禮部都處在一個清閑狀態,但一旦有了事,那就必然不是小事,往往是涉及到國本的大爭論。

柳賀當然不想有事,至少沒必要給自己找事,但事若是來了,他也不必畏懼恐慌。

柳賀明白張居正的意思。

自奪情一事起,柳賀漸漸知曉張居正對他的包容來自何處,張居正不知曉歷史的走向,但他知曉,張居正並非徐階那般的座師,行事作風也與徐階不同,柳賀不期待張居正對他態度溫和,但張居正對他的厚望他也不想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