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二期

“新一期的《育言報》,周兄可看了?”

“那報上說,甘薯有五種食用之法,若是曬成幹,可保存半年之久。我父兄此前曾來信說,老家今年要勻出一畝地來種甘薯,待甘薯熟了,我帶些來給各位仁兄嘗嘗。”

“讀了柳三元文章,我才知張相為何要廢除書院。”

“讀了《育言報》,我方知,世間還有這般多不為人所知之處。”

“李時珍究竟是何人,能得《育言報》如此推崇?”

買到《育言報》的書生一連幾日都在議論報上種種,在京城讀書人中,《育言報》就是如今最熱門的話題。

而買不到報的,則心心念念報上究竟寫了什麽,或至好友家中借看他的那份《育言報》,或守在書肆前,要掌櫃多售幾份報紙。

“掌櫃,我等要看報!”

那掌櫃也是無奈,他們又哪能料到,小小一份《育言報》竟能掀起那般大的風浪,第一日就搶購一空不說,自《育言報》第一期發售後,每日都有書生來書肆中問詢。

不僅是京城本地的讀書人,《育言報》的名聲甚至傳到了京外,京城附近的書生也有高價求購的。

……

此時,申府。

《育言報》早早就被送至申時行府上,申時行看這報紙卻非只看文章,而是看這報紙發售背後的深意。

民間輿論也是武器,強勢如張居正,也抵擋不住奪情一事背後的朝野議論,眼下《育言報》被禮部掌在手中,若是使用得當,只怕不僅是“暢所欲言”4個字那麽簡單。

“柳澤遠究竟是無心,還是有意呢?”

在申時行看來,柳賀並非有野心之人,但這《育言報》風險著實不小,柳賀莫非是想在朝眼內外掀起一場大辯論不成?

若是張居正歸政一事也被肆意討論,其影響恐怕直追嘉靖時的大禮議。

若柳賀借《育言報》推廣其政見,申時行倒也不是不能容忍,可柳賀若將《育言報》化為其手中利刃,那不僅是他,內閣閣臣及……天子,無人能夠忍得。

不提頭版中關於廢除書院的討論,後幾版中,農事涉柳賀對甘薯的推廣,水利則離不開他在淮、徐治水的經歷,番邦文字風俗等,是主客司所掌,科舉文章則歸儀制司。

這《育言報》方方面面都打上了柳賀的標簽,他上有天子題報名,後有張居正從中助力,豈不是事事可為。

申時行問心腹幕僚:“據你所觀,張相可有令柳澤遠入閣之意?”

幕僚答道:“若張相歸政,柳澤遠入閣順理成章,張相若不歸政,柳澤遠行事不受內閣掣肘,又不必如閣臣般受注目,不入閣反是上策。”

萬歷五年後,閣臣又少了兩位,再補閣臣也不是不可,但張居正一直沒有行動的意思。

去年張居正表露出了歸政之意,那他或許會如奪情/事時一般,在歸政前向天子推薦閣臣。

但無論如何,以政績論,柳賀入閣綽綽有余。

閣臣與六部正堂不同,都是清貴的翰林出身,翰林官無非就是修書、講學、負責科考,入閣前政績都十分有限。

如今的幾位閣臣中,張居正、張四維和申時行在入閣前都沒有太大的功績,當然,並非他們沒有本事,是翰林官本身的局限性。

而六部正堂中,張學顏、方逢時是靠軍功起家,嚴清歷兩京大理寺卿,履歷十分豐富。

柳賀年歲雖輕,可資歷卻是綽綽有余的,便是他任禮部右侍郎這一年,在禮部辦成的事也是令官員們交口稱贊。

申時行並非不願柳賀入閣,他和柳賀交情不錯,柳賀也非那等會在人背後捅刀之人,然而,誰也

不願新人比自己這個舊人更厲害,以柳賀必須成事的性子,他若入了閣,申時行勢必要分一些權給他。

……

《育言報》一旬一期,第二期還未出,許多讀書人已經在候著了。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剛剛成書,柳賀只是靠以往找過李時珍的交情令《本草綱目》在《育言報》上登載,《育言報》剛出第一期,就有不少書商奔赴李時珍家中,請他將這書交由自家書肆售賣。

柳賀與張元忭、吳中行幾人仍是忙碌,第一期的文章是精挑細選過的,第二期不可能和第一期完全一樣,內容必須加以改變,除此之外,《育言報》已經開始接受投稿,他們也要從各地寄來的信件中篩出有可取之處的文章。

不過《育言報》辦報的目的並非科普,而是給人暢所欲言的機會,第二期的主題便仍圍繞是否該廢除書院展開,《育言報》收到了京城本地讀書人的來信,其中卻缺少有影響力的大儒。

“十日之機是否太短了?”柳賀問,“信件來京就要耗費數日。”

張學忭也是點頭,柳賀已對他們說過,一旦《育言報》走向正軌,便將全盤交予他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