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2頁)

“嘖……”謝堯臣連連咋舌。

明白了!宋瑤月一心攀龍附鳳,一心想要金尊玉貴,怕是受不了顧家的生活,所以打算幫顧希文一把,叫他提前飛黃騰達,自己也好早點享福。

但她還是如前世一樣!腦子不好,還眼界短淺,所以格外的自以為是,根本不知道皇權之下的那些暗流湧動,於是又自以為是的去幫顧希文獻書,就這麽把顧希文,還有她自己心心念念的光輝未來給斷送了。

謝堯臣心間嘲諷不止,宋瑤月這種人,沒她母親的腦子,偏生還繼承了她母親的狠毒和貪婪,當真是誰沾上誰倒黴。

而且最離譜的是,她居然沒把《治國論》呈給她的父親,而是先去找幾位大相公!怕是心底裏,壓根就瞧不上自己父親的官職,才想著去幾位正一品大相公那裏博個獻書的好彩頭,日後也好借此攀交情。

謝堯臣縱然厭極了宋瑤月,但想通這些事的同時,他還是沒忍住痛惜扶額!

宋瑤月這一連串的做法,當真是叫他嘆為觀止!

此時此刻,就連他臉皮這麽厚的人,一想到前世曾明媒正娶的把這種東西擡進過府裏,都覺得丟人到沒臉見人!幸好……已經是前世的事了,這輩子沒人知道,幸好、幸好……

謝堯臣站起身,右手在左手手腕上輕輕摩挲,緩緩往窗邊踱步而去,神色間若有所思。

來龍去脈現在基本上已經清楚,端順王既然已將《治國論》據為己有,那就肯定不會再放顧希文去科考,多半會讓他做幕僚,並且會哄著他寫完《治國論》。

他著實不喜端順王這種霸占他人心血的做法,估計他看過《治國論》後,明白這本書出世之後的份量,無法抵禦這誘惑,便占了。

當年他在宮裏時,出的那些意外,雖然時隔已久,沒能查出什麽有力的證據,但他根據一些蛛絲馬跡,私心揣測,下手的八成是賢貴妃端順王母子。

太子很早就封了太子,皇後雖忌憚皇子,但到底是貴為皇後,且太子還是嫡長子,他們母子本錢很足,不至於非得致他於死地。但賢貴妃母子不同,他們要奪嫡,就不僅得跟太子爭,還得在一眾皇子裏出眾,所以他們下手的幾率大。

若當年宮裏他遭遇的那些事,當真是端順王母子所為,一旦日後是端順王登基,那他的好日子,可就真的到頭了。

二來嘛,雖然顧希文曾經和宋尋月有過婚約,著實叫他心裏不舒服,但公私分開,顧希文確實才華斐然,是實打實有本事在身的人,不是花拳繡腿的空架子。前世他得父皇看重後,推出的那些政令,也當真令百姓和大魏受益匪淺。

如此名臣,若就這般葬送了前程,著實可惜!

謝堯臣思量半晌,最後得出兩個結論,端順王不能登基,顧希文也不能就此埋沒。

那就得叫父皇知道,真正寫出《治國論》的人是誰!

如此這般,端順王冒名頂替一事,必會叫父皇大發雷霆,也會叫父皇對他的人品產生懷疑,還能叫顧希文重新回到父皇視線裏,成全這位名臣,一箭雙雕,甚好!

至於宋瑤月那個蠢貨……謝堯臣再次嗤笑,想來現在顧希文和他一樣,也想給她一杯鴆酒吧!

但現在麻煩的是,顧希文在端順王府,見不著人。只要他堅持住不寫沒寫完的那部分,或者挺住寫慢些,撐到見到父皇,到時候後續內容一補,父皇一眼就能瞧出真偽!

但要怎麽才能見著顧希文,跟他通個氣呢?

謝堯臣擰眉想了許久,最後發現,根本沒法子,只能蹲機會。他無奈嘆了一聲,轉身看向辰安,對他道:“把京城沒有要職在身的暗衛,全部調出來,都安排去端順王府附近。暗衛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叫他們以做生意的名目,同端順王府的人接觸,想法子找到顧希文,幫我和他通個氣。”

辰安行禮應下,轉身便去安排。

要找著顧希文,八成不會像今日這些消息般這麽快有結果,怕是得些時日。那今日便不必再等,去接他的王妃吧。

天色還早,但去莊園肯定是來不及,不如接了她去松鶴樓吃晚飯,晚上去夜市。

想著,謝堯臣便準備更衣出門,可堪堪走出書房,還未來及進屋,便見門房的人一路進來,行禮道:“回稟王爺,王妃父親,攜禮前來。”

謝堯臣一聽蹙眉,壞了!把這事忘了!

他這才驟然想起,前日宋俊遞了拜帖,而他和宋尋月,前天晚上還在說這事,結果昨天玩了一天,全給拋去了腦後。

謝堯臣煩悶嘶了一聲,吩咐道:“去請。”

門房的人轉身離開,謝堯臣對張立道:“進來給我更衣,我先去接王妃,你等下去前廳陪王妃父親說會話。”

張立應下,給謝堯臣更衣後,便去伺候宋俊。而謝堯臣,即刻出門,去宋尋月的宅子裏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