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

在海龍屯龍巖山山頂的土司土酋,大多數都是從秦漢時候,都已經成為了土司。

他們世襲罔替,和雲貴高原的群山一樣恒久的統治著這片區域。

龍巖山上的海龍屯,是雲貴土司的龍宮,這裏是他們的聖殿。

楊愛繼續高聲喊道:“當年前元的可汗蒙哥攻打釣魚城用了多久?用了三十六年!即便是數十萬大軍圍困釣魚城,也是久攻不下。”

“我們龍巖山上,有永不幹涸的水井,有養雞養馬場,龍宮堅不可摧!只要我們能夠守住龍宮,即便是朝廷大軍又能如何!”

“等到朝廷大軍退,這裏還是我們的天下!”

楊愛所說的釣魚城之戰,是南宋歷史上,一場長達三十六年的圍城之戰,當初蒙哥勢如破竹,將四川所有山城盡數拔去。

可是就是在這釣魚城下,蒙哥被宋朝軍隊擊退,蒙哥身中砲石,重傷身亡。

三十六年時間裏,釣魚城始終屹立在川蜀大地上,南宋朝廷投降之後,忽必烈說不屠城,不殺人,守將王立最終決定棄城投降。

三十余名守將拔劍自刎,以謝宋祿,忠烈千秋。

楊愛的意思是,海龍屯所在的龍巖山的地理位置條件,比釣魚城還要好,還要險峻異常,只要防守,便可以等到大明皇帝的妥協。

他們歷史上也一直如此做的,大軍勞軍遠征,總是要回去的。

只要他們土司和大軍達成了投降的條件,土司土酋們奉皇帝為正朔,一應差遣、勞役、賦稅等仿照舊例就是。

當初大明的太祖皇帝不也是這麽做的嗎?三十萬大軍勞師征伐,最終還不是冊封了他們四大家為土司世官?

當初永樂皇帝改思南、思州宣慰司為貴州三司,設立州府縣管理,直至今日,他們不還是土司世官嗎?

楊愛提起釣魚城之戰,也是因為釣魚城的營建,以及整個川蜀地區的山城防禦體系,就是在楊愛的祖先楊文獻出的保蜀三策的諫言下誕生的。

「移鎮利閬間,經理三關,為久駐謀」的上策,「擇諸路要險,建城濠以為根柢」的中策,都是構建山城防禦體系,而南宋名將余玠後來延請播州冉琎、冉璞建立了釣魚城。

海龍屯是播州囤堡防禦體系中最傑出的代表,它是在南宋抗擊蒙元的大背景下出現的,也是囤堡防禦體系最後的榮光。

楊愛繼續說道:“《易》雲: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龍巖山者,乃播南形勝之地也!吾先侯思處夷陬,不可無備,因而修之以為保障!”

“我現在說幾點,一:總管、總領、把總、提調、書吏,各理事務。”

“二:守衙小童、守倉戶、打掃戶、總旗、小旗、軍士、苗軍並住囤醫生、匠作、主持一幹人等,各有役次。”

“三:各關隘軍士時刻不可擅離,各給年貌號牌稽考,內無出關字樣。”

……

楊愛強調了下,上下囤均有嚴格規定,各部門各司其職,防備外人擅入打探消息。

十萬大山,雖然蠻荒,但是不代表是文化荒漠之地,相反,土酋們都是漢姓,他們甚至有人功名在身。

囤堡防禦體系的是有一整套的軍事邏輯在內,這個龍巖山上的海龍屯龍宮,歷經三百余年而不衰。

整個防禦體系從內而外,充分利用地形,又融入地形,攻防結合,寓攻於防,層層設關,關關相衛。

“當然了,我們打不過大軍,這是實情。”楊愛很坦然的承認了現實的情況。

大明真的鐵了心要敲掉他們的海龍屯,他們也不見的能扛得住。

楊愛這話一出,立刻引得了陣陣的驚呼之聲,說了這麽多,居然最後以無法抵抗為結語?

“但是我們可以和他們周旋許久,大明軍隊無法久留,我們無法戰勝,但是不會戰敗,只要煙瘴起,大軍北人居多,他們必然班師。”

“到時我們就和大軍講斷。”

楊愛的目的自然是以抵抗爭取更好的投降條件。

“楊宣慰有理。”眾人這才明白了楊愛的意圖,眾人全都松了口氣。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

思州播州的田家、楊家,兩廣的岑家、黃家,都是大明朝的知名土司。

但在實際上,田、岑、黃三姓,亦非楊氏之比也。

楊氏在雲貴、兩廣是獨一档的土司。

但是楊氏的崇高地位,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朝廷對他們楊氏的任命,很少一部分來自於他們在播州的經營。

土司也不是鐵板一塊,甚至是有世仇,比如楊氏和水東宋氏、水西安氏之間的撕扯,能夠追溯到了唐朝時去了。

甚至現在水東宋氏,還握著他們楊氏若幹先祖屍骨未曾歸還。

而水東安氏若非大軍至,他們也是決計不會前來這海龍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