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

黎宜民再次走出船艙,看到了熟悉的海岸線,滿是疑惑,他感覺非常熟悉,就像離開時那樣。

作為航海經驗不是很豐富的黎宜民,直到看到了紅河出海口,才終於確定,他被帶回來了。

“調頭!我命令你們調頭!”黎宜民歇斯底裏的喊叫著,船艙裏的船工們都帶著嘲諷的笑容看著黎宜民,這廝已經被抓了兩天時間,愣是沒反應過來,這船已經換了主人。

袁彬摁住了在抓狂的黎宜民,用力的晃了晃的他的腦袋,大聲的說道:“你看清楚我是誰!看清楚了嗎?!”

黎宜民這才用力的擠了擠眼睛,才看清楚了面前這人到底是誰!

住在太尉府的大明天使袁彬袁指揮,大明最悍勇之人,而站在袁彬身旁的是大明的另外一個使臣,李賓言。

當然是唐興化名,直到柳溥生命走到終點時,依舊不知道那是天下最自由的男人唐興。

黎宜民被緹騎們用緹騎特有的縛術給結結實實的綁了起來,而後將他本人的襪子,塞到了他的嘴裏,才算是止住了黎宜民的無能狂怒。

“你在幹什麽?”袁彬忙完了才看到唐興在指揮著幾個船工,向海裏投遞著什麽物品。

“碑文,上面刻著此地乃大明疆域,景泰九年留。”唐興笑著說道:“彭遂就到處扔這種東西到海裏,這不是馬上要入河了,在紅河口立塊碑文。”

“那這個呢?”袁彬指著另外一個陶罐問道。

唐興拿起了這個陶罐說道:“陛下讓弄的,這些陶罐裏放著數量不等的金子,這都是陛下的私財,跟著石碑一起沉海,給日後人尋寶用。”

“陛下本來打算讓我弄了個‘皇帝的藏寶罐’的志怪故事,後來一想,又不太對,陛下尚節儉,眾所周知,這藏能藏多少?”

“所以,就改名為李巡撫的藏寶罐,反正在很多人眼裏,李賓言不是個大貪官嗎?”

“啊?這……”袁彬撓了撓頭,只能說有趣。

袁彬大抵能猜到陛下這麽做的原因,無外乎就是為了鼓勵商貿,在海外設立一個看得見的、摸得著的目標,讓大家出去海貿的過程中多一個談資之余,還多一個動力。

這李巡撫的藏寶罐和漂流鴨,性質是相同的。

為了開海,陛下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袁彬和唐興抓住了黎宜民,將他放上了囚車,押解回了升龍城,而此時清化方面的黎思誠特使,原安南國禮部尚書丁烈,也在升龍城。

在陳懋、於謙的安排下,丁烈見到了黎宜民,並且驗明了正身。

陳懋對著丁烈說道:“人,我們抓回來了,你們什麽時候歸化?”

“我可提醒你,現在是我們第一次談判,如果你和大明在安南的富賈巨商有聯系,應當知道,第一次條件是最豐厚的。”

投降太難聽了,陳懋用了一個歸化的詞,若是黎思誠肯歸化,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丁烈沒有任何猶豫的,咬牙切齒的指著黎宜民說道:“黎宜民什麽時候死,清化軍就什麽時候歸化!”

對於丁烈和大多數安南人而言,給安南帶來苦難的是黎宜民和黎宜民為首的一眾肉食者,黎宜民不死,那些圍繞在黎宜民身邊的肉食者也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陳懋點頭說道:“很好,黎宜民作為安南原來的國主,也是需要陛下朱批才能斬首示眾,還請使者暫留數日,待陛下敕書至升龍城。”

安南原刑部尚書範文巧,滿是疑惑的說道:“在大明的檄文中,已經數清楚了僭主黎宜民的二十條罪狀,件件證據確鑿,甚至是有之過而無不及,而且陛下明旨,抓到要殺,為何還要等陛下敕書?”

範文巧一向對大明的刑名事兒非常感興趣,得到機會就討教大明刑律,他對大明的刑律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觀,只能說文明之邦做事自有道理。

範文巧還以為抓到就殺,沒想到還有走流程,大明那二十條罪狀,顯然高估了黎宜民的道德。

於謙斟酌了一番才說道:“大明郡縣安南,安南則為四方之地,黎宜民為僭朝賊酋,自然要適應大明律法,死刑三復奏,規矩是不能破的。”

“天下萬法雖殊,而用心則一、萬法歸宗,蓋皆欲民之無犯也。慎刑曰明義也,義必明則民不犯,故雖有殺上之獄,而無陷刑之民。”

“天下的律法萬千,制定律法的核心大抵是不想百姓犯法,這在司法刑名中叫做慎刑。慎刑要做的就是明義,大家都知道了大義所在,自然就不會犯了,雖然仍然又犯罪的人,但是沒有困於刑名、律法的人了。”

死刑三復奏的核心是慎刑,可以歸納為:以寬仁治天下,而於刑法尤慎。

而慎刑要明義,如何明義,就需要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