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照片背景是在一片漆黑的隧洞之中,站在中間的人手持電筒,過量的曝光將畫面中的人映襯得蒼白而古怪。

一共有七人,三男四女,除了一名男性略顯年長,其余都是二十來歲的模樣。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來看,這張照片應該有些年頭了。

沈葵將畫面放大。

照片中的“沈葵”站在人群右後方,微微側身,嘴角噙著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直勾勾地看著鏡頭。她白皙清秀的面容上,清晰可見一道猙獰的肉色傷疤自左側顴骨劃向太陽穴,直至沒入鬢角。

太像了……

如果不是這道疤,恐怕連沈葵自己都無法區分。

她下意識地長舒一口氣,心頭一塊大石落地,但與此同時,更深的疑惑從心底浮現。

不是她,又會是誰呢?真的會有這麽相似的兩個人嗎?

她想起同學們發的消息,切回微信界面又看了一遍,這才發現是有人在小學同學群裏分享了論壇鏈接,並艾特了沈葵,就此引發出大家的討論。因為時間太晚,沈葵沒有回復同學們的關心,只給閨蜜發了條消息過去。

閨蜜叫田可,搞IT的,常年作息顛倒,天不亮絕不上床睡覺,因為作息時間和沈葵完美錯開,導致兩人常年只能通過微信留言的方式來聊天,最近沈葵因為“淩晨三點”的魔咒經常被迫半夜蘇醒,反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過幾次。

葵:“帖子我看了,照片上的不是我。”

甜K:“啊!花花你終於回我了!你不知道那個照片真的嚇死我了!我也覺得不可能是你,但是也太像了!”

甜K:“真的會有兩個人長得這麽相似嗎?會不會是你家裏遠房親戚什麽的?而且這事未免也太巧了吧!”

的確很巧。

沈葵抿唇,盡管知道照片上的人不是自己,但整件事似乎又都和她息息相關。

葵:“我家裏的情況你知道的,我爸媽也沒有兄弟姐妹,應該是個巧合。”

她想了想,又補了一句。

葵:“你別擔心。”

甜K:“但是帖子下面已經有人出來認人了,你看到了嗎?”

甜K:“有網友說自己是當年那起事件的幸存者,認識照片上的人!”

沈葵正在打字的手指一頓,她立刻切回論壇的界面,順著剛才的照片往下拉。

果然,在一連串質疑樓主故弄玄虛的回復中,她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412L:我是當年地鐵一號線事故的幸存者之一,也是樓主放出的七人照片裏其中一人的家屬。我現在鄭重警告樓主,不管你是不是這件事的當事人,也不管你發這些東西有什麽目的,請不要再消費死者!!!如果再讓我看到你發出任何關於這個事故的言論,我將直接報警追究你的責任!我說到做到!

413L:好、好剛……

414L:早就看不慣樓主了,故弄玄虛,消費死者,真不要臉!

415L:看樣子這是把當事人炸出來了啊,唉,一百多條人命呢,都過去二十年了還有人翻出來借機搞事,確實太過分了……

416L:弱弱地說一句,不是說幸存者只有七八個麽?這麽巧就看到帖子了?

417L回復416L:我是412L。不巧,認識的人發給我的。

418L:雖然但是,樓主既然能搞到這些照片,就算不是當事人,至少也應該是跟當年的事件關聯很緊密的人吧,TA消費死者圖什麽呢?就為了博眼球嗎?還有淮西河站的照片到底是怎麽回事?感覺隱情還蠻多的樣子。

419L:會不會是樓主發現了當年事情的某些真相,想通過這種方式隱晦的傳達一些信息給幸存者?

420L:我靠,樓上的說法有點道理啊!

的確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回顧樓主的行為,能看得出來TA一直在故意引導輿論方向。

首先是樓主所選擇的這個論壇,是全國流量最大的網友交流平台,也是目前少有支持匿名發帖的平台。

其次,樓主的標題也十分具有煽動性,尤其是“被困地鐵”這個概念,很有指向性,對於經歷過類似遭遇的人群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沈葵仔細回想了樓主的每一次回應。

第一次回應讓網友將事件的範圍縮小到了A市淮西河地鐵站,借此引出了對當年事故的探討。

第二次的回應通過幾張不應該存在的照片引出了對淮西河事件真相的質疑。

而第三次回應,樓主直接將範圍鎖定在了圖片上的七個人。

想到這裏,沈葵突然有一種很強烈的直覺,樓主之所以兜了這麽大一個圈子,最終目的難道就是為了放出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究竟有什麽特殊的含義?

那句“我在這裏等你”又是對誰說的?

她繼續往下翻。

不知道是不是412L的警告起了作用,又或者是目的已經達到,接下來任憑網友再怎麽猜測,樓主都沒再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