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結局(第3/3頁)

宇宙邊緣地帶,除了囂張的星盜,還有百人以上的淘星團隊。他們裝備十分齊全,才有力量保護自身,也是這裏電台聽眾的主力。他們對那些落單的淘星者淪為礦工感到同情,但是又沒什麽辦法。如今,他們則擔心荀命也遭遇魔爪。

宇宙讀者們的問候信號不斷拋向新堤電台,希望多知道點關於作者的信息。

新堤電台除了安撫大家外,也會在只言片語中透露他們所認知的“荀命”。

倘若讓這些宇宙讀者直接和荀命交流,估計印象不會那麽強烈。偏偏他們是通過轉述了解到這位作家的,所以一切都蒙上了一層神秘又強大的面紗,無限放大了荀命的某些特征。這個馬甲的性格就在口口相傳中逐漸鮮明起來。

在他們口中,荀命是個天才作家,有著十分大膽的想象力,對生物之間的交際有著卓越的把握,洞悉讀者內心的弱點並精準地挑撥起它……

席余燼:讀者們都很有想象力。

不過這樣的猜測對捂緊他真正的本體也有好處,席余燼沒想過澄清。

“荀命來自藍星。我好像在哪裏聽過這個星球?之前是不是有一位小說家也說他來自藍星?”

“是那個……余燼吧。就是星盜最近宣傳很多的那位,聽說很厲害,唉……同一個恒星出來的,怎麽骨氣差別那麽大。”

“對方可是星盜,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余燼的名聲也一點點在宇宙邊緣地帶傳播,雖然不是什麽好名聲。

為了打臉荀命,星盜那邊特意要來了余燼的自我介紹,在自家眾多電台眾多頻道循環播放,勢必要把余燼的招牌打響。

自我介紹這種事,當然就像自己簡歷一樣,什麽履歷都能填上去。

席余燼左思右想,說自己是藍星知名雜志《讀本》的主編,認識許多小說家,業余時間也會給雜志供稿。

主編!一個和小說家有點關系,又比較有格調的工作。而且優秀的主編不僅有著過人的審稿眼光,還有著許多小說家人脈,旁人若想對付主編,也得事先掂量幾分。

“余燼”如果是主編,那他和荀命、和以後的眾多馬甲有聯系也是正常的事,更方便席余燼的日後行動。

星盜這邊潤色一番,就成了:

“余燼,一位能力卓絕的寫作大師。創辦頂級雜志《讀本》,在藍星有著深遠的影響力,邀請數百位一流小說家供稿。是藍星業內的行業楷模……

近日他將在我們日日淘金、好夢等多處電台進行直播朗讀作品活動。全新文本,從未被其他生物翻閱,連朗讀員都是直播時才讀,快來享受精神力飽滿的快樂!”

星盜幫別人吹戰績可從不謙虛,反正翻車的不是他們。而吹著吹著,大多數人也相信了。

席余燼倒不怕翻車,因為他仔細研究過緩解精神混亂的要點。其中關鍵因素就是,勾起讀者強烈的情緒波動。

能引起強烈波動的小說類型,不止是狗血文,只不過狗血文比較容易讀懂罷了。

如果能切合讀者的處境,擊中讀者內心的痛點,也能做到緩解精神情緒。

而這篇小說內容,又要符合“余燼”的主編身份。

席余燼對著電子屏修修改改,最終選擇了短篇集的呈現形式,到時候不同電台同時朗讀不同小說,就算有地方寫得不好也能換台挽救。

同時,他也想過,為什麽自己之前的心靈雞湯短篇沒有引發反思效果,大家都沖著小故事去讀了?

後來想明白了,夾帶私貨,首先是夾帶,而他全是私貨,讀者當然不買賬。

因而這個短篇集也會更加嚴肅。

星盜進行完轟炸式宣傳後,問席余燼寫好了嗎?席余燼說還在寫,但可以先把標題透露出去。

“最近我們《讀本》雜志打算重新編號,來紀念我們在這個宇宙的新生活。”

星盜不關心這些,胡亂應答。

席余燼自顧自地說下去:

“這個短篇集是我們《讀本》的創刊號,意義比較特殊。我們藍星的文化起源,是一個在名為‘太陽’的恒星系,那裏有一顆名為地球的行星……”

那裏的人們仰望夜空,對閃閃發光的群星產生無限遐想。

“所以創刊號名為,‘地球風雲往事’。

這個短篇集叫做……《當太陽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