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鐘表之城(第3/4頁)

“判斷下午四點的方法,是看地面的陰影。如果那個陰影不是棱鏡造成的呢?”鐘先生的腳下,廣場地面刻滿了深深的刻痕。

“在存放棱鏡的匣子內,小藍和小綠發生口角,在這狹窄的地形推搡。忽然小綠捂住了小藍的口鼻,此時,陽光照過來……”

陽光經過千百倍的折射、疊加,已經達到了恐怖的高溫,所以地面上才會有如此多的刻痕。恒星的溫度無情地烘烤著小藍,而捂住小藍口鼻的手,自然也被烤傷了。陰影投擲在地面,讓路過的清潔工誤以為是下午四點。

“其實那是陽光最猛烈的時期,是下午兩點。而那個時候,只有小綠沒有不在場證明。”

“你殺人後惶恐不安,到處逛了逛。你想延後大家發現屍體的時間啊,可是你從外面關不了門。所以你從內部關門了。你一直在用小藍的屍體躲陽光,等到第二天清潔工打開匣子大門,看到面無全非的屍體,大喊出來……

所有人都來圍觀,注意力都在屍體和清潔工身上。大家都穿著制服,而你只要從門後走出來,就能順利混入人群。”

鐘先生面容冷峻,小綠臉色灰白,那一刻人們便知道,鐘先生說的都是對的!】

讀到這一刻,全體成員渾身顫栗,雖然他們猜得不對,但真相揭開那一刻,他們就像喝了一口冰水那樣暢快!尋找真相、找到真相,總是如此令智慧生物沉迷。

而且故事發生在鐘表之城,所有的作案工具在現實都有跡可循。例如刻痕,例如棱鏡匣子,以及那超高的恒星的溫度!他們讀起來更加有身臨其境,似乎自己也跟著參與了這場兇殺案,親眼見證了燒焦的屍體從匣子裏掉出來!

一些成員開始幻想自己說著鐘先生的台詞,看著所有生物對這個推理目瞪口呆、隨著推理過程心服口服,心裏竟然有些別樣的爽快。自己好像也跟著鐘先生長腦子了!

……

【小綠供認不韙。而有人問鐘先生:“您和藍先生的關系很好嗎?為什麽一直在尋找真相呢?”

“生命如鐘表的遊絲,忙碌,有著無與倫比的彈性。”鐘先生又在修表了,他挑出一個碎裂的細絲,“但是它也很脆弱,一不小心,就掉入惡的深淵。唯有找到死亡的真相,人們才會對活著的生命有所敬畏。”】

原來安排小綠和鐘先生的對峙,是為了文章主旨……

讀書會成員讀完《鐘表之城殺人案》,都感到悵然若失。除了離奇的作案手法,鐘先生從容淡然、思維敏捷、尊重生命的形象躍然於紙上。

如果,現實中真的存在鐘先生,他們會真的想和他當朋友。

讀書會成員沉浸在這個故事中,不少成員決定從頭讀一遍,久久沒有生物說話。

“鐘先生太帥了!”粉色海星小聲說:“故事太好看了,鐘先生的原型一定是永夜,那麽的富有人格魅力,而且很友善。”

它的大眼裏充滿崇拜。

珊瑚蟲內心咯噔一聲。

是,確實很好看,它也想從頭再讀一遍。它一開始是以挑刺的眼光看,後來卻也忍不住沉迷。

它從這篇偵探小說中,看到了寫說明文的影子。

它最擅長寫說明文,由此在讀書會獲得許多崇拜,所以才百般針對要操辦征文大賽的粉色海星。

說明文,力求真實,要以各個方面詳細描寫物體,要讓讀者身臨其境又能了解到知識。而永夜的偵探小說恰巧有這樣的特點!

詳細地描寫了烤焦的屍體、搬動時留下的軌跡、作案的心慌……可是它寫說明文,向來是把原物擺在面前才能寫得栩栩如生,那麽永夜是靠什麽來寫得這麽真實的?

不會是……作者的真實經歷吧?

“您、您好,請問您是從哪裏得來的靈感呢?”珊瑚蟲小心翼翼地問。

席余燼沒有回答。

珊瑚蟲心中瞬間像被壓上了一塊巨石,渾身冰冷不能動。它僵硬地笑著說:“哈哈,是從現實中取材嗎?啊,那樣的案子可真不多見。哈哈、哈哈、哈……”

似乎為了附和它,席余燼也輕笑一聲,像在看一個可悲的馬戲團。

更害怕了怎麽回事!

珊瑚蟲的聲音克制不住地發抖,它真想回到十幾秒前,把搭話的自己按在泥土裏!

它盡力為席余燼找理由:“哦,難道真的是從現實取材嗎?那這樣神奇的事情,您、您經歷過多少件呢?一次、兩次?哈哈,五次是不是太多了……”

沒等它說完,席余燼就主動靠近。

珊瑚蟲感覺自己在尖叫,事實上它根本發不出聲音。席余燼沒有用他向來習慣的光屏展示,這代表著什麽?他原來會說話?他為什麽要隱瞞這一點?是不是只要他開口,就會有一件無可挽回的事發生?

在電光石火之間,珊瑚蟲愕然想起粉色海星對永夜的評價——和善的、富有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