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鐘先生之死》(第2/4頁)

“時先生居然是作為第二偵探出場的,他說他也不知道這個案件的真相。因為他給了這個案子所有參與人意見,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麽樣子。”

“好像揍一頓時先生,他是什麽都沒做,但他為了制造‘不可能被解開的謎題’,催動了多少人心裏的惡魔!”

“治安官出場了,他做到了,哐哐揍了兩拳時先生。不愧是他!”

“鐘先生攔住治安官。鐘先生和治安官會走向光明未來的,這個什麽時先生就等著被打敗吧。”

這個私聊群組顯然都是偵探和他的治安官派別,對時先生分外不爽。

看著文裏鐘先生和時先生聯合破案,如同小時候做過的那般,不滿的評論都要溢出屏幕了。但治安官在旁邊酸溜溜地講單口相聲,還有點好笑,所以氣氛很輕松。

出乎預料的是,這個案件兇手並不在現場。《謎題殺人案》講述了一群老同學的再度聚會,他們當年有個夥伴意外墜崖死亡了,那個夥伴人很好,常邀請他們去家裏玩,只是後來父母鬧離婚,夥伴才提議出來遊玩。

這個夥伴的墜崖似乎不是意外,可能與他們當時的玩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存活的孩子心懷愧疚,答應彼此絕對保守秘密。然而長大後,他們又借這個秘密威脅夥伴。因為這些年的遭遇他們對彼此心有怨懟,決定重聚時真正實施殺人計劃。

時先生給予了所有人不同的謎題,而謎底,是最適合的殺人方法。

因為這群人什麽都沒做,鐘先生知道時先生的詭計也只能按兵不動。他假裝路過的遊客,看他們這群老同學聚會,試圖阻止兇殺案,偶爾還要應付時先生的玩笑。每一天都過得頭痛欲裂。

但是,這群老同學什麽也沒做,而鐘先生發現了另外的東西。

總共12天的聚會旅遊結束了,這群老同學來到了當初夥伴墜崖的地方,決定真心懺愧,承認自己的過錯。在最關鍵時刻,他們的良知戰勝了惡魔。

鐘先生在最後出現,他說他找到了證據,當初夥伴墜崖確實是他殺,卻不是在場任何人,而是夥伴的父親。他故意拿走了孩子的精神藥物,希望在離婚時少個累贅。夥伴精神恍惚,出現幻聽,一時不慎就墜崖了。

這群年少相識的同學,在坦然面對內心的惡魔那一刻,也將自己推離惡魔的深淵。

書外的讀者有些為那名墜崖的孩子憤怒,又有些感動。正是鐘先生對人性光明面的堅持,才能讓他有動力挖出連時先生都不知道的真相。這次哪怕時先生在旁邊給了他極大的精神壓力,他也堅定自己的底線。

鐘先生的頭痛似乎要好了。

時先生卻面色陰沉。

【“這不是我想要的結局。”時先生說,“你應該離我越來越近,為什麽卻走得更遠了?你解密時不快樂嗎?不如我布下謎題般快樂嗎?我們本應該是最佳的對手——”

“你不是我的對手。”鐘先生說,“我比你厲害多了。小時候是這樣,長大也是這樣。”

看著時先生驚訝的神情,治安官在旁邊哈哈大笑:“當然,那家夥可是最萬能的偵探!”

於是,時先生向鐘先生發出最後的邀請。】

“最後的邀請!”讀書會的眾生物讀著都興奮了,“鐘先生那句比時先生強多了真是太帥了!讓我看看下一章……啊怎麽是《鐘先生之死》!”

“不不不,不可能不可能……”眾海鮮連連搖頭。

唯物文庫的讀者們一時噤聲,打出一連串問號,越來越多讀者在論壇請求劇透,不想往下看。也有讀者大大咧咧地說一定是永夜的陰謀。

鐘先生怎麽可能死?

他挖掘出黑暗裏的真相,堅守著光明的底線,童年陰影都沒有讓他退縮,越來越多的案件反而讓他越挫越勇。這種人怎麽可能隨隨便便就死?

再從作者的角度來說,《鐘先生探案集》熱度高漲,那麽多讀者喜愛這個人物,作者如果腦子不是石頭做的都不會來個死亡結局。永夜難道是瘋了要提筆跑路了嗎?

總之這個標題一定是假的。

你看上一章的《謎題殺人案》,除了最開始的墜崖孩子,不也沒有真的兇殺案發生嗎?

讀者內心緊繃著一根弦,抱著為其他同好探路的心態讀下去。要是先不讀,被其他讀者劇透可就麻煩了。

《鐘先生之死》開頭是治安官收到一封遺書。

【“我親愛但腦袋不太靈光的朋友,見字如晤。在你收到這封信時,我應該已經葬身火海。請不要為我悲傷,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交予你去做。這世上只有你能做到,如果連你都不答應,那我的死亡就毫無價值。

這個世界上我的童年夥伴小時只有一個,他也許逝去了。卻有很多個時先生活著。我的名氣越發出眾,這吸引了一些更為黑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