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彈彈

第一批地下城居民很快到了, 約莫二十萬人。

聽起來不多,但安置起來還是有些困難。好在經過這麽多年歷史災難的錘煉,使得人類的建造技術和速度都到達了極致。

短短二十天, 已經完全一個片區的重建, 剛好能將地下城居民安置起來。

她們都是通過投票自薦成為第一批前來地表的人, 也知道來到地表以後,就無法再像從前一樣‘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不僅要做苦力,還要面臨各種災難帶來的死亡風險。

可即便如此,在知道地下城的自毀程序可以解除、她們可以前往地表和千千萬萬的幸存者一樣自由選擇活下去的方式時, 不僅麻木平和的眼睛有了亮光,神情都雀躍了起來。

地下城的生育鏈已經徹底中斷了,新生兒的死亡率太高,輻射帶來的影響也在逐年高升,繼續生育只會給母體帶來無盡的傷害,且還得不到回報。

在霍延己的強勢手腕下,地下城徹底從生育的束縛中解脫了。

但這一行為的代價是讓他好不容易得來的民眾擁護度又跌了一波——

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 看到事情的面也不同,想到的後果自然也大相徑庭。

霍延己是綜合當前各項結果後, 做出最理想的判斷,但卻有人覺得他過於武斷, 直接結束地下城的生育鏈, 這意味著如果“伊甸園”沒有建造成功,人類的火種就會就此中斷。

老上將微嘆道:“別太獨枳一樹了, 多點盟友,這條路會好走很多。”

霍延己語氣冷淡:“盟友?這不是和平時代的玩權把政, 而是人類絕望之巔最後的微光,優柔寡斷只會讓局勢變本加厲。”

至於誤解他的人,也不可能一個個去解釋。

老上將微嘆。

或許從一出生開始,霍家這兩兄弟就注定走上孤獨的道路。他們的父輩是個錯誤,於是他們便要為父輩的錯誤買單。

很多事情,從當局的角度來看都是錯誤的決定,可倘若還有後世,那必然會得到一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評價。

甚至於陷二分之一人類於毀滅的《黎明》計劃,也會成為後世評價歷史當局的無奈之舉。

過在當局,利在千千萬萬代。

“接下來二十年,可能是我們最後的時間,也可能是轉折點。”霍延己聲音就如淅瀝的雨點一般冰涼,道,“誰都有自由一搏的權利。”

地下城居民也一樣。

霍延己並非沖動行事,他只是向來用理性推論最好的解決辦法。地下城生育鏈本就違背倫理、違逆自然規律,是末世之下不得不為之的無奈之舉。

如今這條生育鏈死亡率那麽高,快抵得上地表自然生育的死亡率了,那不如給她們自由的權利,也給地表幸存者自由言愛的權利。

回到過去的社會模式,自然相識相知、相伴相戀,孕育子嗣、組建家庭。

其實回想,過去民眾的種種激進狀態,也是歷史上思想‘圈禁’造就的惡果。

人們在絕望的泥潭裏掙紮太久,身前是生與死的分割線,身後空無一人,沒有家人、愛人、子嗣的支撐,只有幾句空蕩蕩的口號、一個虛無的信仰,必然是走不長遠的。

人類是自然界生物中情感需求最大的生物,感情是一切動力源泉,能得到最純粹的奉獻與犧牲精神,更能調動集體積極性。

當每個人都孑然一身,每個人都孤零零地站在自己的格子裏,與其他人產生不了聯系,那人類自然就無法凝聚成集體。

半晌,老上將道:“我很期待。”

這麽多年,他一路摸黑走來,看似堅定,其實一直看不清明天的樣子。

如今,‘明天’的姿態好像有些許輪廓了。

老上將走進電梯,冰冷的女聲響起:“歡迎來到燈塔,正在前往一樓。”

電梯的哢擦聲逐漸遠去,徒留霍延己一人站在窗邊。

他正站在城市中心的燈塔之上,站在這座主城最高建築之上,透過一個小小的窗口,看著這座偌大的、仍舊有些破敗的城。

它還能回到幾百年前的輝煌嗎?

能的吧。

所有人都在努力——

正在建設的工人、直到《黎明》真相卻仍舊外出收集資源的傭兵、新秩序部門人事窗口一個個踴躍報名的居民,還有堅守在一線、在前哨站、在戰場的軍人們……以及已經深入裂縫地底近二十天、卻生死不明自願犧牲冒險的千百位民眾。

沒有誰在懈怠,命運何其忍心辜負這個種族。

霍延己剛想轉身,就聽到窗外一點微弱的響動,像是金色勛章碰撞發出的聲音。

他目前的位置是燈塔頂端,幾百米的位置,外面風很大,有響聲不奇怪,不過……

下一秒,一只龍頭探進窗口,霍延己對上一雙黑溜溜的眼睛,只見那雙扒著窗口的前爪還隱隱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