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金玉錦繡,羅列飛揚

我覺得不怎麽樣。

江舟暗自撇嘴。

不是他覺得這個王節信說的話沒有道理,相反,這些論調很有見地。

即便讓他來說,也不見得能說出這番話來。

就這麽區區四個字,稱一聲“王佐”,倒也不為過。

不過……

對著一群沒文化的大老粗,說這等話語純粹是對牛談琴。

以其才智,不可能想不到。

可這王節信還是大費唇舌地說了這麽一大通話,他的目的……恐怕是很有針對性的。

心中雖作此想,面上卻只是一笑:“本官一介刑吏,哪裏知道這些高論?”

“……”

楚王等人都不由面皮一抽。

這小子……

需要的時候,就引滿口文章道德,懟得滿殿賢臣都無言以對,口齒犀利得很。

不需要的時侯,就一口一個一介刑吏,裝文盲,推得一幹二凈。

簡直是一塊滾刀肉,還是有文化的滾刀肉。

“這四關又要如何去比?”

楚王一時語塞之時,天井中又傳出人聲,引回眾人注意。

畫面中,王節信笑道:“先說這理、名、器三……”

“說是三關,其實也只算是一關……”

“所謂以理服人,以名許人,以器動人,”

“無論你是講道理也好,以名位、權勢打動人也罷,還是以金銀錢財誘人,只需要諸位能在三日之內,取得三面錦繡旗,以證王者之風、人主之象。”

“錦繡旗?!”

千佛頂上,眾人皆驚。

江舟也不由心下微動。

想起在肅靖司眾多典藏雜記中看到的一句話來:鳳王鳴高崗,梧桐朝陽,玉龍飛起,競出金玉錦繡,羅列飛揚。

這句話,出自稷下學宮。

其中代表著四樣令天下人都競相追捧、甚至是終其一生去追求的東西。

這四樣東西,便是鳳凰刻,梧桐台,玉龍冊,與錦繡旗。

最廣為天下所知的,便記載著天下年輕一輩俊傑的玉龍冊。

每一個名錄其中的人,那都是萬裏挑一的人傑俊才。

梧桐台與鳳凰刻,其實是玉龍冊的升級版。

二者皆在稷下學宮之中。

梧桐台,是築於學宮中,諸子眾賢曾傳道授業的一處高台。

鳳凰刻,便是梧桐台後的一處山崖石壁。

只有聖境,或是大儒方有資格名錄梧桐台。

鳳凰刻更是只記至聖至賢,能名刻於此的,至今為止,只有上古諸子先聖,或是開一脈先河、萬古絕的道統法脈的法祖教祖之流。

能登此二者,非功與名俱高,為天下人贊頌敬服不可。

最後便是那錦繡旗。

前三者,都是稷下學宮中的大儒賢者,廣集天下,鐵筆書記功與名,以為後人所鑒。

只有這錦繡旗,卻是自聖祖帝稷所出。

當年聖祖帝稷破山伐廟,卻也並非只知殺伐破滅。

還曾以錦繡織旗,大稷鐵軍每到一處,便插下一面錦繡旗。

受了錦繡旗,就是臣服大稷,便可留一脈香火。

有那不受的,早已湮滅在歷史塵埃之中。

這錦繡旗,以錦繡所織,旗上以金玉繡名。

旗高不同,從一尺錦繡,到九尺錦繡,旗越高,便代表所屬宗門勢力階層越高。

聖祖帝稷,便是以這錦繡旗,將天下各門各派,各方勢力,都分出了個三六九等。

人皆好名,尤其是這門宗門勢力,無論是為私欲,還是為宗門法統傳承,這個“名”都不得不爭。

帝稷便是如此雙管齊下,連消帶打,將天下宗門,各方勢力,都各個擊破,令天下仙凡,盡皆臣服。

自此,錦繡旗便成了天下各門各派各家的一個“官方認證”。

連仙門六聖地也不例外,一樣都受了一面錦繡旗。

不過這六聖地的錦繡旗,卻都是最高的九尺,而且,聽說旗上所繡,與他處全然不同。

具體如何,卻不是江舟可以得知了。

自帝稷以後,朝廷也時有賞賜下來。

漸漸地,更是成為了一種榮耀。

沒有這東西的,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出身。

所謂“威風十裏長街靜,錦繡旗開萬姓觀”!

說的便是有哪家哪戶,得賜錦繡旗後,被萬家萬姓圍觀稱頌景仰的盛景。

不過能得錦繡旗的,無一不是稱雄一方的大門大派大勢力。

就說這千佛頂上聚集的這些人,除了三山五宗外,家裏能插著錦繡旗的,恐怕根本沒有幾個。

江舟心中也不得不嘆服帝稷的手段。

不過小小一面旗子,就給大稷謀得了萬世太平。

也正是因此,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把這旗送人。

這王節信說出要得三面錦繡旗,意思就是要令三處擁有錦繡旗的勢力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