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4/8頁)

祝瑞鴻的神智還算清醒,但卻控制不住說出了心裏的真話,臉色越發顯得驚恐,心裏也害怕起來:“你娘是夜裏突然發動的,耽擱了大概一個多時辰……夜裏不便,我說是天亮才請來大夫,沒有引起什麽懷疑……”

“不、不過大夫說了,他就是來得早了也沒辦法,你娘這一胎懷得不怎麽好,能保住孩子已經是萬幸了!確實不是我故意害死的她!是她自己命不好,與我無關!”

祝瑞鴻內心也在為自己辯解找理由,回過神來後驚慌地看著祝子翎,害怕他會生氣發泄怒意,然而確定這就是真相後,祝子翎只最後嫌惡地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說白了你還是起了殺人的心思,而且也這麽做了。只不過慢了一步罷了。我娘確實命不好,不過你也有你的命會報應到身上的,等著吧。”

說完祝子翎再懶得多看祝瑞鴻一眼,拉著容昭轉身離開。

祝瑞鴻愣愣地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心一下子沉到了底,見容昭轉身後又回頭用帶著殺意的目光冷冷掃了他一眼,不由徹底被恐懼淹沒,崩潰對著兩人的背影哀求出聲:“是我的錯,我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娘……王妃,王爺,就饒我一命吧……翎兒,翎兒!我畢竟是你爹啊……”

然而無論祝瑞鴻如何痛哭流涕,都再沒有人回頭。

聽到祝瑞鴻還想求他們幫忙,祝子翎幾乎有些好笑,也懶得再為這個人多耗費心思了,對容昭說道:“王爺,這樁案子審完祝瑞鴻會怎麽樣?”

容昭:“輕則流放,重則問斬。”

他頓了頓,看向祝子翎,輕聲說道:“翎兒想要什麽結果?現在也不會再有人保他,你想怎麽樣都可以。”

祝子翎卻並不打算管太多,得知真相後,對於祝瑞鴻這種自私無情到底的人,他也只剩下了冷漠而已。本來早就沒有愛,自然也就無所謂恨了。

“不讓他死得太痛快就行,”祝子翎想了想說,“我娘大概也不想再碰見他,不如讓他繼續跟胡氏湊做一對,就這麽苟延殘喘互相折磨好了。”

容昭於是沒有遮掩這次來找祝瑞鴻的行動,幹脆以此正大光明地介入了案子,要求控制祝瑞鴻的處置權。晉王把祝瑞鴻當成了一條足以給自己提供功績的大魚,當然不願意讓容昭來分杯羹,但容昭適時地將沉金船案的線索暴露了出來,這樁貪腐案的火頓時越燒越旺。

關於沉金船的線索,容昭倒是早與宋聞通過了信,雖然對自己不能親自參與審判宋家有些遺憾,但這時透露出來,確實是最適合一查到底、有機會將宋家和背後之人一次扳倒的時機,機不可失。

能意識到這點的顯然不只有厲王府一方。比起祝瑞鴻牽扯出的事,沉金船案才是永宣帝心中的一個痼疾,若是能將之一查到底收益更大,譽王和蔣家明顯不能再獨善其身,晉王的目光便立刻轉了向,將精力大部分放到了後者上。

雖然並不知道這是容昭的手筆,但晉王精力有限,得知容昭並不想讓祝瑞鴻好過,便也松了手,幹脆假裝做了個人情,答應了容昭插手對祝瑞鴻的處理。

而祝子翎則沒有關注這些事太久,因為他收獲了另外一個驚喜。

“屬下們老想著是要尋海外作物,總是去那些番邦人那裏找,一直沒想到本地也該找找,結果這回碰巧進了趟山,才發現那邊的百姓山民其實早都種上這東西了。”

祝子翎看著仆人們從車上搬下來一筐筐金燦燦的玉米,眼睛亮得比玉米粒的顏色還燦爛些,聞言有些驚訝地問道:“已經有很多人種了玉米了?”

來送東西的下屬點了點頭,說:“種的人挺多的,據說挺早就有了,還起了個如意果的名字。不過那邊人不喜歡這如意果的味道,只是在田間地頭隨意灑灑,沒當成正經作物,種得不多。”

雖然玉米是在南方被發現的,但它耐寒耐旱,貧瘠土地也能成活高產,效用不遜於土豆,甚至更適合在西北種植,如今能意外尋到,對於厲王府來說絕對是難得的驚喜。

不過大啟最南方雖然說是蠻荒夷族之地,但氣候暖和地足年豐,作物一年幾熟,更不缺各種瓜果蔬菜,對於玉米這種粗糧確實不怎麽看得上,自己吃不了多少,賣也賣不出價,故而都只隨便種種,自給自足。

這回容昭的手下發現這確實是祝子翎要求的番邦作物之後,沒花多少錢就收了不少人家的玉米,還讓當地人十分吃驚。這玉米也還算方便儲存,晾曬風幹的話能放上不短的時間,因此這次運回京的量比之前的番茄土豆之類都要多。而且還不需要擔心來年的留種,應該說足夠讓祝子翎敞開肚子吃了。

“這東西南邊的那些百姓只是隨便灑灑種子,一次都能收成不少,實在是個高產的作物。就是這味道,似乎算不得太好……”下屬見祝子翎看起來十分興奮,忍不住略帶遺憾地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