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4/6頁)

時間一長,容昭竟是除了將星轉世的身份,差點在月老祠也占據了一席之地。

好在後來還傳出公主婚禮喜被上的花生是祝子翎的主意,民間於是將“傳說”進一步發展壯大,變成了容昭和祝子翎一起保佑人能覓得良緣、新婚夫妻恩恩愛愛,從此兩人在民間的業務除了求福氣求平安,又多了一樣求姻緣。

容昭雖然很有些莫名,但見祝子翎覺得挺有意思的,自然也就不介意了。

聽說京郊的月老祠甚至還真給他們造了像作供奉,祝子翎還忍不住好奇想去看看。

“想去便去,正好這幾日無甚大事。”容昭看出他的想法便直接說道。

祝子翎:“那要清場麽,我其實是想看看人家是怎麽拜我們求姻緣的。”

容昭聞言頓了頓,旋即說道:“那便不清場,就像上回那樣戴面具,帶些暗衛就行。”

逛廟會戴面具很常見,但在廟裏祭拜戴面具就有些古怪了,不過既然祝子翎想看的是熱鬧,古怪一點也不是什麽大問題。月老祠這種地方,想來也不會有人有心思刻意找麻煩,除非是早就盯準了沖著他們來的。

兩天過後,祝子翎和容昭換了一身比較低調的打扮,再次悄悄出了宮。

一路上看過的京城景象十分繁盛,到城外京郊,去往月老祠的方向也不乏同行之人。

“看來月老祠香火還挺旺的。”祝子翎見狀說道。

容昭:“京城就這一座月老祠,自然不會差。”

祝子翎:“這月老祠的道士應當也很會經營,這麽快就想到把我和陛下的塑像給放進去。若是另外有人給咱們蓋一座姻緣廟,不知道能搶走月老祠多少香火。”

容昭見祝子翎好似還真起了些攀比的心思,不由失笑,道:“翎兒這是想搶月老的活幹了?咱們不過才被百姓談笑幾句,可不像月老都傳了千百年了,根基尚淺,哪有人會立刻給建廟的。”

“所以我說這月老祠很會經營麽,眼光長遠。”祝子翎主要還是覺得好奇、好玩,對容昭說道:“陛下你說,我們在月老祠的香火會是什麽水平?”

容昭猜測了一下,說:“最近消息傳得多,或許能有個五六成吧。”

等到地方到了,祝子翎和容昭戴著面具隨著人群進去,卻發現偏殿竟是比主殿更要摩肩接踵。

祝子翎眼睛睜大了片刻,旋即立刻轉過來對容昭道:“陛……你看,明明是我們這邊香火更旺!這裏的道長真是好心機!”

容昭也有些詫異,沒想到這個讓他覺得莫名其妙的姻緣業務,還真能這麽受歡迎。

旋即他回憶起,那些極其敬畏他的大臣,為了給子女的婚事添點好寓意,都能大著膽子求他賞花生,可見人們為了求一個姻緣美滿,確實也是會很努力了。

容昭護著祝子翎,徑直去往了偏殿。

兩人雖然面具遮臉,但身姿氣質仍是掩蓋不了的出眾,加上這種地方戴著面具更加顯眼,一時果然有很多人投過來打量的目光。

所幸如同容昭所料的那樣,人們見兩人戴了面具,就猜到這是不想顯露身份,雖有好奇,但卻也不想這個時候去找事,因而都只是打量幾眼,沒有上前說什麽的。

不少人還心裏有了猜測,覺得兩人大概是一對已經互許終生但還未定親的小情侶,因而不敢顯露身份。兩個男子成婚到底有些束縛,這兩人俱是氣度非凡,想來恐怕是家中長輩並不同意娶男妻或嫁兒子,於是來月老祠許願,希望能成功得以廝守。

因兩人看著著實般配,相攜前行時高大青年將人仔細護持著,被護著的那人也頻頻回頭看向對方,面具下的眼睛總帶著笑,更是看得出彼此情誼頗深。故而不少人都在心裏默默祝福了一句,希望這一對璧人能得償所願。

祝子翎並不知道自己和容昭已經成了他人眼裏受父母阻礙的癡男怨男,還獲得了不少祝福。他拉著容昭擠進了偏殿後,就看見了上方他們倆的塑像。

不知道這月老祠的道士,或是做塑像的工匠有沒有親眼見過他們,但這一對塑像確實做得有幾分相像。雖然祝子翎覺得比之容昭和他本人還差了點,但也是星眸朗目,有幾分俊逸出塵的氣派。

不過最為特別的,還是這兩樽塑像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他和容昭並肩而坐,手卻是在椅背上十指相扣地交疊著,就和他們現在一樣。

見此祝子翎不覺有幾分滿意,正難得要誇這裏的道士兩句,突然聽見身邊的容昭說道:“這是……《渡情劫》?”

祝子翎聞言一怔,剛要詢問,卻見容昭好似才反應出不對,連忙看向祝子翎,卻並未繼續解釋。

“……”

祝子翎越發感到狐疑了,盯著容昭,“什麽《渡情劫》?”

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