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第2/5頁)

只有實打實的土地、資源、人口,能夠保證控制權的武力占領,才能換來足夠的利益。

因此這些北狄的王室貴族容昭基本是不打算留下的。

只是為免讓剩下的北狄人抵抗得更激烈,也不能立刻把這些王室貴族殺了。

容昭讓人對其中一部分小貴族威逼利誘,一邊大軍繼續推進,攻打剩下的北狄城池,一邊讓這些小貴族去遊說那些城池裏沾親帶故的實權人士,勸他們與其成為戰俘,甚至直接丟了命,不如及時轉向投降,還有可能平步青雲,踩到那些原本看不起他們的王城大貴族頭上去,豈不美哉。

這種辦法雖然說不上多高明,但在大啟軍隊勢如破竹的死亡威脅下,果然還是說動了不少惜命的人。在這些人的配合下,大啟軍隊很快又占領了好幾座城池。

雖然大啟將士對北狄人仇恨頗深,但容昭還是下令禁止了軍士們對北狄的普通百姓搞燒殺搶掠的一套。當然考慮到將士們的心情,也沒有懷柔,而是進行了略微嚴苛的管理。

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容昭手下實打實能打仗的軍士其實不過十幾萬人,如果分散到北狄這麽大的疆域裏,一個地方不過幾百幾千人,比起當地北狄人的數量幾乎不值一提,一旦北狄人反抗嘩變,很有可能鎮壓不住。

所幸北狄人過的是遊牧生活,戰事起了之後,在外的牧民便自行遷徙得零零散散,少有大量聚居的,因而暫且還不需要費太多人力去管理。但固定的城池裏總會聚集個幾萬人,一旦鬧起事來,至少需要幾千的軍隊坐鎮彈壓。

容昭親自率領的十幾萬軍士都是精銳,許多還是騎兵,用來接管城市治安難免浪費,還會拖慢前線的進程。好在這點他也提前考慮到了,這一年來不光打仗,還讓人隨著戰線推進,同時從大啟往北狄修了路,讓更多的新兵、地方守軍慢慢補充進來,維持打下來的城池。

修路就直接征發了當地北狄人的徭役,待遇不像大啟百姓那麽好,沒有工錢,每天工作的時間還多一個時辰,吃的也只是能飽。看在大啟將士眼裏,便有幾分出了氣的感覺。只是沒想到在大啟人眼裏本該十分惡劣的北狄人,做著苦活卻也安安分分的,基本沒鬧出過什麽大事來。

這時候的普通百姓其實大多沒什麽國家觀念,自身沒有被逼到絕境,不會為了所謂的“亡國”反抗。雖然修路辛苦,但也沒有苦到完全承受不了的地步,還能吃個飽飯,因此對大部分人來說都不至於冒險反抗。而且每天幹活差不多把精力消耗光了,自然也沒機會惹事。

另一方面,則是北狄人被大啟的各種東西震住了。除了王城的人見識過的簡直有如天罰的火炮,無論是他們親自修出來的水泥路,還是剔透如水晶的玻璃,都讓他們震撼不已,甚至視為神跡。大啟人還在城裏開了一些店,從可以讓人隨時喝到熱水的暖水瓶,到模樣奇怪但能燒很久的蜂窩煤,以及各種沒見過、據說是漂洋過海才找到的美味食物,都難免令北狄人感到神往,甚至不自覺地將大啟神化了許多。

如此一來,自然也少了抗拒之心。

靠著這種有些意料之外的影響,大啟基本上實際控制了每座攻打下來的城池。

又兩個月後,容昭率軍到了北狄的西北邊境,而北狄原本的鄰居勒圖,則是已經趁機在這邊占了不少便宜。好在對方顯然不想招惹大啟,沒敢和容昭碰面,直接退了回去。

至此,容昭幾乎可以說徹底攻下了整個北狄。

當然要想真正把打下來的地方容納進大啟的版圖,後續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容昭迫不及待想要結束和祝子翎的兩地分居,只做了大致安排就立刻班師回朝。

好在除了及時投降的一些小貴族,北狄的本土權貴基本都被容昭連根拔起了。容昭處決了不少北狄的實權貴族,留下王室和其他幾個有象征意義的貴族裏的旁支沒有殺,而是讓這些人簽下了戰敗書,代表北狄承認歸順大啟,以後北狄只是大啟的下轄屬國。

之後容昭雖然給這些人封王封爵,但卻把人都帶回了京城,從此原本掌管北狄的大家族便只有食祿沒有實權,幾乎相當於軟禁。

有了名正言順的控制權,又消除了北狄舊勢力的阻礙,加上還有大批軍隊留下實行半軍事化的管理,因此即便容昭離開得匆忙,暫時也不需要擔心出現大的叛亂。

另外路也修通得差不多,消息傳遞的速度也變快了,因而容昭走得還算放心。

踏上回程後,容昭就恨不得能直接瞬移回京城皇宮裏,偏偏只能千裏迢迢地一點點往回走。他沒有再找機會把祝子翎“偷渡”到身邊,而是一心趕路,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