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軍謀(第2/2頁)

杜預折斷一根灌木枝,在地上勾畫出涼州、西域、雍涼的大致地圖。

“雍涼有郭淮,實力強大,鄧艾雖然敗了一陣,但有司馬父子支持,短期內會恢復實力,我們沒有任何機會,就能攻下,也會陷入蜀國與洛陽的兩面夾擊之中,一定會敗亡,東面不可出。”杜預在雍涼劃了筆。

然後指著北面,“聽聞興雲有取涼州之意,但恕我直言,時機未到,冒然取之,朝廷一紙詔令,匈奴、鮮卑、羌胡為爪牙,地方豪強為黨羽,互相勾結,十年之內我軍難以廓清亂局,而十年之後,司馬父子的天下必然穩固,是時揮幾十萬關東軍來攻,將軍能守住否?”

楊崢眉頭一皺,匈奴、鮮卑、羌胡倒也好辦,提刀子砍就完事了。

但地方豪強有多難搞,楊崢心知肚明。

陳泰都搞不定,自己無名無分的,更難。

楊崢點點頭,的確是時機未至。

杜預又指著南面廣大的羌地,“我軍已然占據河曲之地,羌人一盤散沙,自為仇讎,並非所有部族都要與將軍為敵,可滅其強橫者,招撫其弱小者,假以時日,我軍勢力可向高原延伸。”

這個策略其實已經在施行。

奴隸、待歸、治民之策頒布之後,越來越多的羌人走下高原,成為待歸。

楊崢記得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正處於小冰河時期,大量草原、西域、高原部落向中土遷徙。

是大融合的外部因素。

高原之上,到處是封凍區,缺衣少食,互相攻伐掠奪,反而投奔西平,還有一線生機。

杜預指著西域之南、西海之西的廣大領土,“此地瓜果滿山,牛羊盈野,只有幾個羌人部落,興雲大可取之,以為牧馬之地!若他日西域有變,可由此進西域,若涼州有變,我軍亦可由此轉攻敦煌、酒泉。”

補齊這個區域,連接上河曲,正是歷史上吐谷渾的版圖。

杜預在西海劃分牧區,對西面地緣有一定的認知。

拿下這個區域,加上金城,就不是涼州抱西平入懷,而是西平反過來要抱住涼州!

要不怎麽說還得要個謀士呢?

劉備遇諸葛亮,孫策遇周瑜。

而杜預絕對有資格成為這時代頂級的謀士。

以前是趕鴨子上架,不願為楊崢出謀劃策,高平陵之變後,杜預也就看清了司馬家的本性。

見楊崢頗為意動,杜預拱手道:“預在西海一年,熟知當地形勢,請命三千部眾,為主公取之!”

稱呼已在潛移默化間改變。

三國都不是大一統的王朝,所謂忠誠也就沒那麽嚴苛。

蜀國投魏,魏國投蜀,各有人在。

而楊崢若是能把這些土地收入囊中,有實力成為第四國。

這等名垂青史的功勛,杜預豈能不動心?

楊崢心花怒放,“元凱此去必定成功,我撥六千驍騎營與一千重騎與你,若有難處,可向伏羅城求援。”

杜預笑道:“三千騎足矣,再多虛耗糧草,反不為美,屬下一路招撫討伐,輕而易舉,三月之內,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