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激進(第2/2頁)

若是軍事、技術擴散出去,搞不好吐蕃帝國提前出現。

不過杜預既然提出來,就一定經過深思熟慮的。

“羌人不同於鮮卑、匈奴、胡人,其內一盤散沙,沒有法統王系,部眾稍多便自稱羌王,自相殘殺,如今鄧艾兵敗、胡奮初來,兩年之內,無法大舉攻我,此為天時,兩年之後,此策定然卓有成效!”

三四個月沒見,杜預似乎變得更為激進了。

這時代的書生,不是宋以後的書生,上馬能統兵,下馬能治民。

諸葛武侯、司馬懿、周瑜、陸遜、鄧艾皆是如此。

連關公都捧讀春秋。

兩漢的書生更為激進,三十六騎定西域。

楊崢在腦海不斷思索著此策的可行性。

匈奴那麽難搞,是因為他們以前闊綽過,至今都有沮渠部、貲虜部懷念著匈奴的光輝歲月。

但羌人沒有。

羌人不是一個統一族群,更應該視其為一個廣泛的地域概念。

從西域到高原,從高原到蜀地,從河西到河湟,從河湟到隴右,都被視為羌地。

府兵制經過楊崢的改進,實則已經變成了一種軍功授田制度。

有天然的擴張欲望。

奴隸們立了功,或者五年期滿,要麽轉為軍,要麽轉為待歸,都是要分發土地的。

當然,現在西平人少,整個勢力處於上升期,土地夠用。

但以後呢?

西平金城的土地總有分完的時候吧?

而人口會持續增長。

到時候,盛唐的弊病就會提前出現在西平。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亂世激流,不進則亡。

你不搞別人,想當個守土之犬,但架不住別人來搞你呀。

土地、糧食、人口、天下!

楊崢已經走上了一條正確的不歸路。

要麽成就輝煌,要麽葬身於時代浪潮之下。

“羌漢本同源,我麾下羌部兒郎忠心耿耿,此為人和,河曲富足形勝之地皆在我手,此為地利!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手,此時不取,更待何時!”楊崢順著杜預的話說完。

杜預微笑著點頭,“屬下建議向大榆谷西南的頗巖谷再置一折沖府,河曲五折沖府,逐步蠶食高原。”

“若是如此,則宣義司當為先驅,招募大量羌部宣義郎先行入羌地,宣揚我軍之仁義,我政之寬和!此戰攻心為上,攻殺為下!”楊崢舉一反三。

不知不覺,兩人之間的默契越來越高。

杜預拱手道:“若是如此,則不需十年,羌地悉平!”

兩天之後,杜預便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斥候先行,宣義郎為後,秋收之後,河曲五折沖府依次進兵。

楊崢拿著計劃詢問魯芝。

不料魯芝卻看也不看,“興雲自行定奪便可,既然要做,就無需猶豫,屬下自會鼎力相助!”

“多謝伯父。”楊崢心中有些感動,知道他其實也是在默默支持自己,從不逾矩,從不倚老賣老,分寸掌握的極好。

既然有了魯芝的支持,那麽此事在內部基本就沒有阻力了。

河曲的駐軍其實早已忍耐多時。

很多人都想在軍功上再進一步。

不過河曲折沖府,現在才剛剛建了兩處,折沖都尉分別是杜斌與楊珧,剩下兩個尹春暫時兼任。

頗巖谷地盤還在鐘羌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