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先手

中原烽火連天,敦煌卻是雍涼的世外桃源。

先有倉慈,減免賦稅、打擊豪強,安撫百姓、溝通西域,遂使敦煌重現當年之繁榮。

後皇甫隆教作耬梨,廣開溝渠,大力屯墾,鼓勵節儉,敦煌越發富庶,成為涼州西域間的一顆明珠。

一進入關內,便感覺一片漢風中摻雜著西域胡風。

頭戴氈帽胡須濃密的胡人牽著駱駝與漢人並肩走在街面上。

來往穿行的人群中還有不少身毒國的僧侶,雙手合十,畢恭畢敬。

“不知將軍何以討馬延?”皇甫隆出言道。

楊崢一聽就知道他有話說,皇甫隆身為地頭蛇,撫鎮敦煌多年,而高昌就在隔壁,自然知己知彼,“還請皇甫公教我。”

積極聽取他人意見,也算楊崢一大長處。

皇甫隆對楊崢的態度非常滿意,撫了撫胡須,“高昌屯戍多年,人口富庶,將軍若攻之,當動如雷霆,不可久戰,以免傷及百姓,為外人所趁,馬延志大才疏,不足為慮,然其子馬循頗為驍勇,將軍不可大意。”

這跟文欽父子頗有幾分相像。

楊崢眼角余光掃了一下身邊,張特、彭護、孟觀、劉珩、皇甫闿、皇甫陶、龐青等人,羌漢將佐分列左右,馬循一個人能驍勇到什麽程度?

淮南二叛,文鴦的勇名傳遍天下。

楊崢就不相信這世道還有比文鴦更猛的人。

再說自己也不是司馬師。

“晚輩謹記。”楊崢拱手施禮。

話還沒說完,關外馬蹄如雷,煙塵大起。

皇甫隆苦笑道:“看來有人比將軍還要著急。”

還未入城的士卒,立即在關外擺開陣勢。

長矛架起,層層疊疊,沒有絲毫慌亂。

張特率領百余甲士親自出城,與士卒站在一起,軍心大定。

楊崢與皇甫隆及眾將登上城墻,遙望西面。

騎兵自風沙中沖出,刀矛映日,鐵甲輝光,頗為雄壯。

一杆“涼州刺史馬”的大旗在隨著風沙招搖。

一將奔騰而出,身後十幾騎翼護,手提長矛指向關上,齊聲大吼:“楊崢小兒,速速出關受死。”

“大膽!”劉珩當場暴怒,提著狼牙棒恨不得從五六米的關上直接跳下去。

“何須著急?”楊崢一把拉住他。

“此子便是馬遁。”皇甫隆笑道。

關下,馬循一身紅甲,身姿魁梧,領著從騎在陣前耀武揚威,跑動間,仿佛一團暗紅色火焰。

時而戰馬人立而起,時而長矛刺向天空。

極為活躍,仿佛一頭獵豹,在反復試探獵物,尋找破綻。

但張特始終不為所動。

稍頃,後軍列陣,立於一箭之地,刀矛盾甲排成一列,雖然只有萬余兵力,但人人透著股彪悍勁兒。

能在異族環繞中立足,而且還過的不錯,馬延自然有些本事。

楊崢遠來勞頓,馬延以逸待勞,雙發優劣一看便知。

“讓他們叫吧。”打了這麽多年的仗,該苟的時候一定要苟住。

難道瘋狗沖自己叫喚兩聲,自己也要叫喚回去不成?

一方瘋狂叫囂,另一方卻異常沉默。

很多老卒就倒在城內的街道上睡著。

城墻上士卒就趴在雉碟上打盹。

楊崢知道他們是在最大可能恢復體力。

若是新兵,在大軍圍城的情況下,又如何睡得著?

“皇甫公,請為我將軍準備些肉湯、麥餅、清水。”大敵臨前,楊崢顧不上客套。

皇甫隆親自下城去辦。

楊崢也困頓交加,但不得不打起精神,站在城樓上,聽著城下的喝罵聲。

罵了足足一個時辰之後,馬遁也累了,退回軍中。

雙方就這麽對峙著。

陽關乃是西域雄關,憑水為隘,據川當險,與玉門關南北呼應,於漢武帝所建,三百年來,抵擋了不知多少野心勃勃的胡人。

馬延這萬余人,想攻破兩萬人防守的陽關自然不可能。

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想搞個偷襲,但親衛營臨危不懼有條不紊的列陣,沒有給他們任何可乘之機。

“孟觀!”見下面沒了動靜,楊崢喝令一聲。

“屬下在!”孟觀沒想到會點他名。

“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引鑼鼓手前去叫陣,不可讓他們休息,也不可接戰。”

“唯!”

拉仇恨,鑼鼓手們自然是專業的。

過不多時,城下就響起鑼鼓聲,咿咿呀呀的,似乎還唱上了。

“西域兩馬兒,膽小如雞鼠,不去啃青草,偏偏來送死,刀矛臨頸時,兵敗如山倒……”

這幫人也算搞出了經驗,語氣極其尖酸刻薄,還弄出了節奏韻律,極為上頭……

才來了兩遍,對面就受不了了。

百余騎嗷嗷叫的沖出,孟觀卻領著鑼鼓手退入關下步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