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震動

馬邈望著山嶺間如長蛇一般蜿蜒而來的涼軍,沒有坐以待斃,領三千伏於山道之上。

涼軍猛龍過江,士氣如虹。

江油幾十年都未逢大戰,遇到虎狼一般涼軍,全然不是對手。

田章一人當先,明知是伏兵,激戰不退。

半個時辰,蜀軍便崩潰了。

馬邈撤入城中,閉關而守。

“將軍,屬下願領一軍再戰!”趙阿七拱手請命。

馬邈苦笑一聲,“事已至此,你還要再裝下去嗎?”

趙阿七一愣,手習慣性的按住刀柄。

方才埋伏涼軍,沖在最前的是趙阿七,最先撤退的也是他……

兩人目光一接觸,卻忽然同時笑了起來。

“十年了,你居然隱忍十年!”

“你早就知道?”趙阿七並不覺得驚訝。

“這江油關有什麽我不知道?每年那麽多細作來來往往,我豈會不知?大漢完了,大漢早該完了。”馬邈長嘆道。

陽安關失守,十幾萬魏軍壓在漢中,蜀國早就支持不住了。

馬邈出兵一戰,也算是盡了應盡的義務。

即便守住江油關又能如何?

沒有漢中這個門戶,蜀中也是遲早的事。

這麽多年,成都的烏煙瘴氣馬邈全看在眼中。

他本有報國之志,卻因既不是荊州系,又不是益州系,被閑置了十幾年,滿腔忠義早已涼透。

正如陽安關投降鐘會的蔣舒一樣。

蜀國的人心早就散了。

“我主正是用人之際,涼州羌胡亦可為將,將軍乃名將之後,原本也是涼人,何愁沒有用武之地?”趙阿七雖然還是佝僂著腰,但整個人的氣勢都變了,仿佛壓抑多年的東西在這一瞬間噴薄而出。

他為涼州效力十余年,涼州也沒有虧待他。

只要回去,便是九野營的統領!

長子趙雄已經從青營出來,成了炙手可熱的第二代將領,前途遠大。

在江油城中,趙阿七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涼州啊。”馬邈撣了撣身上的灰塵,他看的比趙阿七更遠,“今後天下便是東西之爭,邈願降!”

近三萬涼軍偷渡陰平,自景谷道攻入,江油關投降。

消息如同波浪一般向周圍傳蕩。

漢中、蜀中同時跟著震蕩起來。

成都朝堂上,君臣大驚失色。

整個蜀國的兵力一共也才十萬左右,陽安關折損兩萬人,漢、樂二城、黃金圍被隔離近萬軍,加上劍閣的姜維、張翼四萬兵力,整個成都兵力也才兩三萬人。

比兵力更空虛的是裝備和糧草。

鐘會在漢中耗了快半年,蜀國已經撐住不住了。

陽安關、漢城、樂城積累大量物資,反而讓成都捉襟見肘。

盡管火燒眉毛了,朝堂上還在爭論不休,有人要姜維立即回援,同時召永安、南中諸軍支援成都。

有人覺得涼軍不足為懼,只要守住綿竹關,涼軍必死無疑。

蜀主不能決斷。

諸葛瞻力主集合成都最後的兵力,匯合青壯湊出五萬人,先守住綿竹,不可令涼軍入蜀中平原。

諸葛瞻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是留在成都官職最高之人。

任何諫議,都會有一眾荊州系官吏支持。

國難當前,平日一向囂張跋扈的黃皓緘口不言。

劉禪從諸葛瞻之謀。

諸葛瞻與長子諸葛尚、將軍張遵、李球、黃崇,盡起成都精銳並青壯五萬人直撲綿竹。

江油失守的消息同時傳入陽安關鐘會手中。

正在猶豫北上還是南下的鐘會立即引兵直撲劍閣。

並致書姜維:“月有陰晴,天命無常,將軍文韜武略,才為世出,上不能恢復漢業,下不能安定蜀中,非才德不濟,實乃時運不至也,內受制於閹宦,外掣肘於諸將,焉有不敗之理?今漢祚將傾,回天乏力,何不歸降故國?若能如此,可與會共立不世之功,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望明公思之,會翹首以待。”

姜維收到信未作任何回復。

王濬諫道:“蜀中空虛,涼軍偷渡陰平,我軍亦可效法,自劍山之東擇小路而進,奔行閬中,直取巴中!”

鐘會搖搖頭,“閬中小道曲折深險,若事不諧,為姜維警覺,片甲不回,爭奪蜀國,其要害在人,而非一城一地之得失,楊興雲得成都,吾可得姜維!真乃天助我也!”

在他眼中,姜維比成都還要重要。

有姜維的四萬大軍,加上他手上的十幾萬大軍,無論南下北上,都是一股強大的勢力。

“姜維受諸葛孔明厚恩,豈會降於都督?”

“那就要看楊興雲能不能拿下成都了。”鐘會感覺前所未有的好。

成都失守,則劍閣中的姜維進退失據!

甚至現在,姜維明知成都有危險,也不能退軍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