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行

一個隴西,從豪強手中掏出的人口就有四十一萬。

不得不說“秦”這個國號影響非常大,加上楊崢起家時的所作所為,以及施加在隴右的戰火,很容易讓消息來源不通暢的人聯想起“暴秦”二字。

豪強們的確也是如此宣傳的。

人言可畏,消息閉塞,眾口鑠金。

他們以為會面臨無盡的苛捐雜稅,起初這些人哭哭啼啼的,家家戶戶如喪考妣,但一聽到宣義司說分田之後,每個人的眼睛仿佛荒野中的餓狼。

從古至今,最直觀最根本的財富其實就是土地。

大秦靠土地通過租庸調與底層百姓連接起來,建立了一套不同於曹魏、不同於兩漢的秩序。

秦國能調動百姓力量,百姓的負擔也不會太沉重,有田才會有租,沒有田,自然不用承受。

各縣百姓紛紛湧入官府,登記造冊。

連山中隱居的山民,岷山的熟羌,秦嶺中氐、賨,也紛紛湧入,請求均田。

尤其得知秦國的稅收之策後,更加熱情高漲。

治民十稅三,待歸十稅四,奴隸十稅五,以前很多百姓連奴隸都不如。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原的賦稅高達十稅三,還有各種雜稅,尋常百姓占的田越多,負擔越大。

而且超過五十畝之後,根本沒有能力耕作,能養得起牛馬,用得起鐵犁的都不是普通百姓。

所以占田制看似美好,其中的門道太多了。

隴西均田的消息傳出,河西、關中翹首以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期待擁有自己的土地。

楊崢把田地分給他們,對他們的震撼何其之大?

豪強們能誆騙一時,騙不了一世。

抗拒均田的下場,隴右已經為他們作出表率。

秦王會真的來殺人放火,手段極其兇殘……

這麽多年,河西豪強其實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轉型,涼州安定,商路發達,官府鼓勵豪強組織商隊,遠涉西域,帶回金玉寶石。

皇甫氏、張氏、索氏最先作出表率,將圈禁的百姓全都放了出來,侵占的田地也上交官府……

有他們幾家配合,其他的一些大小豪強,如賈氏、廖氏等等,自然也就興不起什麽風浪。

人一旦走出去,眼界就開了,非隴右的一群地主老財可比。

在更龐大的利益面前,河西原本就不太肥沃的土地,產生的利益自然入不了他們的眼。

什麽最賺錢?當然中間商賺差價。

從蜀中收購錦、茶,從中原收購帛、紙、漆器、瓷器,然後把西域的蒲陶酒,胡椒香料,寶石瑪瑙的等奢侈品,賣入中原江東……

河西四郡這麽多年下來,豪強們早已賺的盆滿缽滿。

而楊崢只是拿走本該屬於官府的田地和人口,他們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反抗。

即便想反抗也反抗不了了。

外有秦軍帶血的刀子堵在門口,內有不斷明白什麽是均田制的百姓,裏應外合之下,河西豪強們乖乖就範了。

至於關中豪強,是天下豪強中最虛弱的。

前些年被楊崢一次一次擄掠,早就元氣大傷,這幾年大戰不斷,田地荒蕪,蔭戶逃散,豪強自己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不是逃往中原,就是被楊崢遷走。

只有幾個氐人、羌人塢堡負隅頑抗。

但關中平原上,這種抵抗實在太過無力。

對付隴西沒有經驗,對付河西關中,經驗就漸漸豐富起來。

劉珩終於動了腦筋,因地適宜,繼楊崢的火攻之法後,鼓搗出了水淹、土埋之法。

幾萬人,平地上壘起土山,活埋一座小小的塢堡還不是輕輕松松?

關中水網密布,隨便築個堤壩,就是一場洪水。

羌氐比漢民更團結,每個塢堡就是一個族群,堅決不要秦國的田,只要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他們的塢堡沒有漢民修的那麽堅固,有的還是村寨,燒起來埋起來非常方便。

解決幾個刺頭,其他的也就老實了。

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剩下的就是勢如破竹。

兩個月河西均田,再掏出一百萬二十多萬的人口,關中這麽殘破,漢羌氐也掏出四十多萬。

很多躲在山中的隱戶也不再隱了,一窩蜂的下山,湧向當地官府,生怕好田全都被分完了。

均田制未施行之前,遇到的是阻力,而一旦開了頭,仿佛幹柴遇到烈火、寡婦半夜遇到饑漢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擦出猛烈的火花,百姓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均田制也爆發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活力。

很快,整個秦國均田制已是大勢所趨。

而甘露五年也就這麽過去了。

這一年發生的大事實在太多。

馮颯大戰,蜀國滅亡,上黨兵敗,占田制,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