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勛、爵(第2/2頁)

剩下的國公、郡公也都不是實封,采取食邑制度,國公三千戶、郡公兩千戶、縣公一千五百、縣侯一千,縣伯七百,縣子五百,縣男三百。

各爵位還有相應的永業田,按照等級三千畝至三百畝。

相當於,楊崢給了雙倍賞賜。

王、公、侯、伯、子、男,一目了然,不用再弄什麽亭侯、關內關外列侯鄉侯的。

其實司馬家的五等爵制,也大同小異。

但司馬家是實封,楊崢是虛封。

相對應的,魯芝、杜預的爵位就變成開國縣侯,衛瓘、張特等人的爵位變成開國縣伯,其他大將蒙虓、文鴦等人變成開國縣子。

基本與以前的亭侯處於一個档次。

幾人看了之後,都沒有什麽意見,畢竟改革勛位、爵位是大勢所趨。

新朝就要有新氣象。

將領太早達到巔峰,會失去立功的鬥志,轉為內鬥。

人性都是一樣的,占據高位享受紅利的人會想方設法固化階層,抽掉底層向上攀爬的階梯,形成壟斷。

楊崢把天花板拉高,大家一起繼續向上爬。

“大王英明!”李密、陳壽這些後來者自然欣喜。

三國之中,尋常軍士能通過戰功向上躍遷的,也只有楊崢這一家了。

從宣義司和鎮撫司的內部線報來看,均田制施行之後,百姓對楊崢的支持也在節節攀升。

百姓、士卒、將領、官員都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士族豪強舍掉了一部分土地權益,但獲得了政治利益。

從長遠角度考慮,他們依舊是科舉的主力。

家族中培養出來的士人,也是大秦的精英。

新的軍功勛位制度推行後,軍中並無多大反應。

很多人反而默默充滿了期待。

道理很簡單,蛋糕做大了,利益更多了,很多人更有盼頭了。

以魯芝為參照,到頂也就上護軍,鄉侯,而現在,上護軍上面還有五級,爵位也增加了幾級。

縣公、郡公、國公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