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功

拜祭了曹魏之後,國中對楊崢的評價高了不少。

勸進之聲小了許多。

但這正如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沉靜,只差一個契機而已。

楊崢登基稱帝已是大勢所趨。

連街頭巷尾都在悄聲議論。

甘露十年三月初五,西域一份捷報傳回,舉國歡騰起來。

王長子楊毅率兩萬五千騎,翻越金山,五千裏奔襲,一舉攻破烏孫,俘獲烏孫王大小昆彌鵲安靡、先歸靡,置鞬落和羅日律豪酋貴人七十余人,獲金銀折錢一億三千萬,人口近四十萬。

漠西鮮卑後路被斷,前線的十幾萬大軍如水中浮萍,只有尹春守住高昌,敗亡是必然。

烏孫和鮮卑貴人俘虜正在押解長安途中。

“小兒輩竟破敵矣!”楊崢裝作淡定。

但心中卻知這一戰對西域而言是決定性的。

烏孫加上高昌,東西牽制,天山南北便如鍋中熟肉一般,慢慢熬煮即可。

這一戰也說明大秦鐵騎在野戰中幾乎無敵。

雙馬蹬、高馬鞍、鐵馬掌、具裝騎兵、長槊、連弩……

這些東西絕對要領先周邊諸國。

還未高興,又是一封捷報從後面追來。

得知烏孫被攻破後,漠西鮮卑進退失據,糧草不足,人心離散,敵軍受到潛伏的宣義郎挑撥,發生火並,置鞬落和羅日律首領被亂刀砍死,十數萬大軍向西州都督尹春請降。

龜茲、疏勒、於闐、悅般、焉耆諸國紛紛遣使乞降。

康居、大宛向長安派出使者請和。

西邊的威脅全部解除!

這一戰輝煌至極,不亞於當年曹真的河西之戰。

“恭喜大王!”魯芝帶頭拱手行禮。

“恭喜大王!”其他人也跟隨其後。

“諸位同喜!”漠西鮮卑和西域一並被解決,秦國周圍的敵人全部俯首,可以集中精力對付中原和江東。

“大秦威震西域漠北,版圖遠超中原,大王武功赫赫,為萬民計,臣請大王登基,以定天下人心!”這一次魯芝帶頭勸進。

“請大王登基!”群臣齊聲道。

這個時候杜寬不知從哪裏竄了出來,“大秦連續兩年天災不斷,大王登基,順應天道,天人感應,天道正,則四時正,大秦今年必風調雨順。”

楊崢長笑一聲,聽他這話的意思,仿佛是要自己登基給大秦沖喜。

不過話說回來了,已經連續兩年天災,秦國都扛住了。

今年雨雪充沛,該冷的時候冷,該下雨的時候下雨,關中應該風調雨順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事到如今,也不必刻意裝謙虛,寒了眾人之心。

楊毅的大勝來的太是時候了,將楊崢的威信推到頂峰。

“既然天命在秦,孤自當順天意應人心!”楊崢沉聲道。

三辭三讓是篡位,自己這是堂堂正正登基。

秦國歸根結柢還是一刀一矛打出來的。

不必辭讓,作為雄主,應該當仁不讓!

“臣等參見陛下!”堂中所有人跪下。

“眾愛卿平身!”楊崢雙手虛扶。

消息傳開後,長安城仿佛瞬間被點燃了一般,百姓穿上新衣,自發湧上街頭歡呼雀躍。

將士們也比從前不一樣了,腰杆挺的筆直,眼神比以往更加明亮。

城墻上的“秦”字大旗獵獵作響。

無數雲朵從長安城上飄浮而過。

戰鼓聲綿長而雄沉,從辰時一直響到子時。

事莫大於正位,禮莫盛於改元。

登基稱帝不是一件小事,繁瑣的禮儀,浩大的儀式等等。

如果想辦得風光一些,就需要大把的錢糧砸下去。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分封。

其他人還好辦,按照規矩來即可,關鍵此次立下大功的楊毅。

他原本在羌胡中有巨大聲望,這次開疆拓土,滅國之功加身,又是長子,回到長安還能跟以前一樣嗎?

想也不用想,肯定會爆發奪嫡之戰!

政治的規則不是你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而是背後各種勢力、各種因素疊加,時也、勢也,最終變得不可收拾。

楊旭只有九歲,而楊毅十九歲便有滅國之功加身。

以前沒這麽大家業,也沒孩子的時候,覺得當然要立能力強的。

但這麽多年鉆研權術之後,才知道事情當然不會這麽簡單。

立能力強的,等於是在鼓勵後代奪嫡。

想奪嫡的皇子,沒有誰會認為自己能力差。

曹魏如果不相煎太急,司馬氏若沒有八王之亂,中土也就不會一步一步走向黑暗之中。

所以想要國家安定,立嫡非常重要。

這是建立一套規則。

李二大帝倒是能力強,但大唐從此擺脫不了玄武門的陰影和詛咒。

至少楊崢這個開創基業之人,不能給後代作錯誤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