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名士(第2/2頁)

戰馬弓弩、刀劍盾矛,都要玩得轉才行。

楊崢親自定下“尚武崇文、才德兼備”作為評判的標準。

絕不是中原那種會嗑藥、會清談的“名士”。

很多士子流連在長安,等的就是楊崢的殿試結果。

“此人頗有見地。”一番審閱之後,魯芝從試卷中取出一張,遞給楊崢。

為了避免舞弊,采取謄卷糊名之法,誰也不知道考生是誰。

楊崢仔細看了一番,核心想法是治國首在治吏,官吏水平不行,朝廷再好的政策也會被他們弄成害民擾民之法,文中列舉了九品官人法以來的一系列弊端,還把秦國的科舉也梳理了一番,分鄉試、會試、殿試。

這些東西在後世沒什麽新意,在眼下則比較有水準了。

其他人的文章寫的不錯,但沒有眼前一亮的東西,水平也比此人差了許多。

“今年就以此人為狀元。”楊崢放下試卷,撕開糊名,一個生疏的名字——樂廣。

狀元不一定是名士,名士也不一定是狀元,需要考察。

魯芝看了一眼,笑道:“原來是故人之子。”

“伯父識得此人?”姓樂,又是故人,楊崢還以為是樂進。

“其父樂方,曾為夏侯泰初征西參軍,樂方早亡,樂廣自幼貧寒,寄居山陽,向有才名,因家世不顯而不為司馬家所用。”

“原來如此!”夏侯家的舊部,差不多就是楊崢舊部了,怪不得千裏迢迢從中土趕來。

翌日召見樂廣,年紀也不小了,近四十的年紀,面有寒微悲苦之象,但不掩其儀表堂堂。

文采不弱,武藝尚可,尤擅長弓箭。

楊崢聽他自敘,才知杯弓蛇影的主人公是他。

不過即便是狀元,在大秦也要從頭做起,楊崢升他為頗巖令。

以他的才幹,一個縣令肯定是屈才了,但他眼神中沒有絲毫波瀾,不悲不喜。

衛瓘嘆道:“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可為名士。”

魯芝亦點頭:“當年夏侯都督見樂廣,稱其神姿郎徹,當為名士。”

兩人都同意了,楊崢也沒挑出什麽毛病,也就大筆一揮,大秦的第一個名士躍然而出。

煌武二年,大秦只誕生了一個名士。

其他人要麽武藝不行,要麽品行差了一些。

除了明面上的限制,其實名士還有一條“潛規則”,長的歪瓜裂棗、氣質差的肯定不行。

其實從古至今,都是比較看重顏值的。

魏晉尤其如此,歷史上的美男大多出自這個時代。

諸葛武侯、周瑜、司馬師、夏侯玄、何晏、嵇康等等,都曾名噪一時,還有後來的潘安、衛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