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興

翻開人類的歷史會發現,各大文明最進取的一群人,恰恰是商賈。

他們走南闖北,翻山越嶺,實現最早的交流。

歷史上阿拉伯帝國的興起,盎撒人的興起,都是源於商業。

當然,天下任何事都有一個限度。

楊崢自然會把耕牧放在第一位,但不會太打壓商業,最好是能讓他們走出去,成為大秦帝國的觸須,探明哪裏有錢,哪裏有利益,然後大秦就向哪裏滲透!

但這是以後的事情了。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把房子賣出去。

“帝都的房子不僅要在國內賣,西域、中原、江東都可售賣!”楊崢把步子邁的更大一些。

別看西域的國家小,但人家的王室有錢啊,躺在絲綢之路上幾百年,而且這時代的西域絕不貧窮,瓜果滿天下,牛羊遍山川。

中原的老牌士族更不用說。

河東之戰後,天下大勢已然明朗,不怕他們不來。

士族的嗅覺絕對敏銳,聽說司馬炎正在鼓搗遷都鄴城。

這恰恰是新都賣房的另一大刺激。

一旦遷都,士族豪強對司馬家的信心會下行,資本會向秦國湧來。

也就是用中原士族的錢,去打中原。

這生意太劃算了。

“倘若有人囤積宅邸,日後天下一統再賣出去,豈不是賺盡天下錢?”衛瓘不愧是這時代頂尖的謀士,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竅門。

以現在的大秦的國勢,不怕新都的宅邸賣不出去。

“這好辦,每年收取百一的宅邸稅!”站在統治者的角度,這玩意兒簡直是利器……

到時候收稅,再收割一波。

衛瓘嘆為觀止,“陛下之才,天下無人能及。”

這馬屁拍的……感覺有些諷刺……

太子楊旭眼中冒起了崇拜的小星星。

其實這是後世諸國的普遍做法,楊崢窮的喝西北風,只能接來用用。

嵇康聽的直搖頭,“新都乃大秦福澤之地,陛下不可只售賣給士族商賈,當令百姓沾些余澤。”

能說出這話,可見嵇康還是有些良心的,比後世的專家強多了。

其實這時代的名士也並非全都是沽名釣譽之輩。

“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衣,但凡為大秦勞作的百姓、將士,當然也可住進新都,可在西城建設大量民坊,每年十石糧租給百姓。”

按長安的規模,住進二三十萬戶百姓不在話下。

一戶十石糧食,一年就是兩三百萬石糧食了。

按照大秦的均田制,成年男子五十畝地,女子二十畝,一畝產量三石粟、兩石麥,一戶四到五口人,按最少的算,一百畝地是有的。

十石糧食難度不大,百姓也負擔的起。

而且搬入長安之後,還可以做些手工業,農閑的時候做些小買賣,生存壓力不大。

統一天下之後,楊崢會逐漸恢復到十五稅一的地步。

雖然比不上漢代的三十稅一,也算是稍有的輕徭薄賦了。

“民坊不可建的太華麗,能遮風擋雨,寬敞明亮幹凈即可。”楊崢叮囑道。

楊旭不解,“父皇,這是為何?”

衛瓘拱手道:“啟稟太子,民坊若是建造的太好,有錢有勢之人,會強奪民宅,百姓就住不到了。”

“學生明白了。”楊旭向衛瓘還禮。

這麽一來,也節省了工期和投入。

按照嵇康的搞法,整個新都都弄的富麗堂皇也不現實。

楊崢倒是覺得有格局就行了,畢竟達官貴人們會按自己的想法改造宅邸。

老百姓也會自己收拾。

“格局還可以再放開一些,新都城外,風景秀麗之地,可以建造些莊園,將來高價賣給有功將吏。”既然要收割,不妨步子邁大一些。

士族豪強要收割,勛貴也要割。

劉珩這廝都能買兩個絕色的胡姬,說明這幫人的購買力還是有的。

尋常胡姬都不便宜,更不用說劉珩買的兩個。

長安城中,已經有不少勛舊開始置辦田宅……

“城外的一些空闊之處,也可以建些小城,一來可以做防守之用,二來,提前為中原士族豪強準備住處!”

天下統一後,關中人口肯定會暴增,提前準備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嵇康呆呆的望著楊崢,眼神既怪誕,又驚訝……

今天帶給他的“驚喜”的確有些多了。

不過這也辦法,盡快統一天下,便能多保存些元氣,也能減輕百姓的負擔。

“那就爭取今年年底住進新都!”楊崢盯著嵇康道。

年底搬進新都,十幾萬奴隸也可以釋放為生產力,加入屯田司,大力屯墾南陽的肥沃土地。

越是往東,土地越是肥沃。

河東、弘農、南陽都是好地方,從古至今都是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