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功(第2/2頁)

林邑國就算不要,寧願毀了,也不能留給當地土人發展壯大。

現在這些港口城市還看不出優勢,一旦大秦的造船水平起來,航海時代開啟,這些港口城市的重要性就會立馬凸顯出來。

其實華夏的發展也算如此,不是平面的,而是線性發展。

沿著黃河、長江等各大水系,建造定居點,然後慢慢發展成城鎮,再發展成城池,然後向內地滲透。

即便是如今,大秦境內,還有很多無人區或者控制力不夠的區域。

毛炅控制了林邑國的港口,其實就等於控制了這個地區。

南疆土人要麽臣服,要麽徹底消失……

這麽敢打敢沖,不務虛名,用心實事的人,楊崢當然要重用。

說實話,歷史的經驗證明,懷柔往往治標不治本,適當的剛猛反而能增加威信,兩三代之後,當地人也就慢慢被同化了。

其實華夏對待外族已經足夠寬仁了。

歷史上的征服者們,哪一個不是趕盡殺絕?

華夏則是盡量選擇融合,對匈奴如此,對羌氐如此,對鮮卑也是如此。

華夏最強大的時候,也沒有毀滅他們的族群。

楊崢下詔封裏毛炅為鎮南將軍,策勛上護軍,封開國縣侯,繪像淩煙閣之上,為大秦開國功臣之一。

對外開拓必然會伴隨腥風血雨。

但長痛不如短痛,這些未開化的地區納入華夏版圖,其實是他們天大的福分。

除此之外,楊崢還給毛炅寫了一封私信,對他的一系列政策表示欣賞,讓他放手去幹,南疆疆土萬裏,大有可為。

有什麽樣的開國之君,就會有什麽樣的臣子。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楊崢不在意後人評論自己好大喜功,歷史終究自有公論。

哪怕是秦皇漢武,後世都頗有微詞。

當然,秦皇漢武的確有過失,但瑕不掩瑜,功大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