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番外2 天竺

夏漢兩國的強大,對周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昭武九國和於闐成了大秦最忠實的打手。

大秦不想介入薩珊與羅馬的戰爭之中,但這群小弟們卻躍躍欲試、咄咄逼人。

從天治五年開始,於闐聯合昭武九國,組建聯軍,嘗試向天竺北進攻,此時的貴霜帝國早已奄奄一息,雖然最終擊退了聯軍,但北部城池北掠奪一空。

嘗到甜頭的諸國聯軍,於天治七年集合十五萬步騎,再度南征。

夏漢兩國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聯軍中的將領和參軍幾乎都是退役秦軍將領。

聯軍甚至還組建了宣義司,對內激勵士氣,對外勸降貴霜人。

從故紙堆裏尋找戰爭的法理依據,聲稱貴霜人也是華夏文明的一份子,他們不是來征服和殺戮的,而是為了拯救半死不活的貴霜帝國……

還別說,真的有人相信這一套。

貴霜帝國是當年河西走廊上的月氏人,離華夏文明很近,當年因為不敵匈奴,才被趕去了中亞,在中亞大殺四方,建立貴霜帝國。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幾十年大秦如日中天,窮親戚們就都蹦出來了,主動靠了過來,成了義從軍,為聯軍帶路。

經過三年的大戰,奄奄一息的貴霜帝國徹底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聯軍大獲全勝,主動將白沙哇、迦畢試等兩座都城進獻給夏王楊毅、漢王楊旻作湯沐邑,以換取兩國的進一步支持。

其後,聯軍進一步南下,攻入富饒的天竺大陸……

大秦朝廷對天竺沒多少興趣,但漢夏兩國卻興趣很大。

一片富饒的大陸,土地肥沃,人口充足,還不用廢一兵一卒。

聯軍的進入,仿佛十幾頭鯊魚闖入了養魚塘之中,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天竺諸國,頓時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天治十三年,於闐遷都恒河流域,發二十萬奴隸建造新都城,秦父城。

顧名思義,將大秦作為他們的父國。

昭武九姓也在天竺擁有自己的土地。

為了感謝大秦,也為了拉大秦下水,聯軍還在恒河流域的下遊加爾各答地區分出一塊土地,進獻給大秦,大秦朝廷順水推舟,建立周國,以武帝十六子楊晃為周王,移民八千戶,充實其地。

天竺正式納入華夏文明圈。

於闐在取得大秦朝廷的允許後,改名闐國,強行廢除當地語言,大興漢化,並在天竺創立新式種姓制度。

秦人、於闐為第一種姓,昭武九姓為第二種姓,月氏人與嚈噠人為第三種姓,當地的天竺各族為第四種姓。

軍事權和行政貴權掌握在第一種姓手中,第二第三種姓負責配合,第四種姓供養第一第二第三種姓。

這套東西弄出來,雖然引起月氏人與嚈噠人的不滿,但於闐人借助大秦的影響力,沒人敢有意義。

秦人、於闐人遂成為天竺的上層統治階級,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雨,直到後世,依舊是天竺的上層。

天竺拿下後,為夏漢兩國提供了大量的奴隸。

河中地區和七河流域因此變得更為繁華,一座座城池、要塞拔地而起,牢牢占據這片肥沃土地。

不過,大秦對天竺的經略,也引來了薩珊的強烈不滿。

一直以來,天竺都被薩珊人視為禁臠,歷史上,波斯人曾多次攻入天竺,現在這塊肥肉被大秦吞下,薩珊人自然眼紅。

恰巧,此時的薩珊進入第一黃金時代,沙普爾二世上台後,全面效仿秦軍,進行軍事改革。

打造出一支規模少而精銳的新式步騎,南面壓制住了蠢蠢欲動的阿拉伯人,西線對羅馬人發動攻勢,取得了很多重大戰役的勝利,逼羅馬人簽訂城下之盟。

一系列的勝利,讓薩珊人的膽量變大起來,目光開始朝向東方。

富饒的河中,肥沃的天竺,重新進入薩珊人的視野。

和平了近三十年的中亞,重新面臨戰爭威脅。

不過薩珊人迫於夏漢兩國的強大,不敢直接出兵,而是先挑起昭武九國之間的戰爭。

這個過程持續了近五年時間,昭武九國歸入華夏文明體系之中後,戰鬥力大增,在與薩珊的戰爭中打的有來有回。

薩珊人原本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吞並昭武九國,然後南下天竺,掠奪人口和財富,然後重兵收復河中,卻不料出門不利。

不過,薩珊人的長處不僅僅是戰爭,還在於陰謀。

他們策反了貴霜余孽,以及心存不滿的嚈噠人,在關鍵的罽賓之戰中,一舉擊敗了昭武聯軍,滅亡了曹、火尋、戊地、史四國。

昭武九姓遂向安西都護府求援。

安西都護府聯合漢夏兩國果斷出兵,五萬秦軍,加上中亞各國聯軍一共二十萬,兵鋒制止呼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