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頁)

回到家中,樊氏讓廚房給兩個兒子做了消暑的湯水之後就去忙別的。

升爵除了土地田宅之外,菟裘閱的服飾也要跟著改變,她需要趕緊讓人制作出符合菟裘閱身份的衣服配飾來。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宴客,人情往來總是要有的,菟裘閱升爵自然要宴請同僚和親朋好友,這也需要她來準備。

這一次太過突然,讓她有些措手不及,心中也升起了跟菟裘鳩十分類似的疑惑:為什麽菟裘閱都沒提前告知一聲?

以往升爵都有風聲,大部分人心裏都會有準備,之前幾次升爵菟裘閱也是跟她說過的。

等菟裘閱回來的時候已經換了一套裝束,頭上帶了官大夫才有的雙板長冠。

聽了妻子的疑問之後他無奈說道:“因為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樊氏有些詫異:“什麽?你之前都不知道要給你晉爵的事情?你做了什麽?”

菟裘閱低聲說道:“此事還與二郎有關,這次晉爵是因為上次那以腳長測身長之法。”

樊氏驚訝問道:“可之前不是已經獎勵過了?”

菟裘閱笑道:“上次獎勵的不過是金錢,而這一次是因為這個辦法讓各地都破了不少懸案,廷尉署更是破了許多陳年舊案,在綜合考量之後便給我升了爵。”

之前菟裘閱的獎勵更多是獎勵他在李蔔被殺一案中的表現。

當時通過腳印推斷身高還沒完全被證實,只能暫時先用,想要寫入《封診式》就需要大量的案例來進行佐證。

如今過了幾個月各郡縣陸續上報陳年舊案的破除情況,雖然腳長推斷身長並不是完全準確,但至少相差也不是很多,除了因為意外殘疾或者是先天殘疾一類的情況,大部分都能跟嫌犯對應。

廷尉署在謹慎商議許久之後,上報給了秦王嬴政,嬴政親自批復準許此條進入《封診式》,並且升了菟裘閱的爵位。

是的,雖然看上去這是一件小事,有關部門完全可以自己做決定,但在這時代卻必須上報給嬴政。

史書中記載嬴政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絕對不是誇張,很多大案要案廷尉府審過之後還要上稟秦王才行。

樊氏聽後這才了然,不由得感慨說道:“二郎對我一家助益良多,他的事情我跟家中也曾商量,只是家中也沒有太好辦法,最好是你跟菟裘敦再去簽一份文書,由過繼變為收養。”

民間收養孩子的例子也不少,若是一戶家中實在貧困,同族有人願意收養孩子的話也不是不行。

菟裘閱卻搖頭說道:“這樣不妥,反而會遺禍無窮。”

收養跟過繼不同,收養他們只能作為養父母存在,菟裘鳩長大除了要奉養他們之外,親生父母也是要管的。

也就是說菟裘鳩只是多了一對父母,並沒有擺脫菟裘敦。

若菟裘敦是個明事理的人還好,但顯然他不是,至少在面對菟裘鳩的時候他不是。

這樣不僅僅沒能讓菟裘鳩擺脫原生家庭,甚至還可能連他們一家都連累。

之前菟裘直和菟裘非兩個人被牽連進命案雖然冤枉,但他們連乞鞫的本事都沒有,若是下次遇到更大的事情呢?

到時候不僅菟裘鳩會受到牽連,他們家也落不到好。

菟裘閱心中自有一份理性在,他要的是菟裘鳩跟菟裘敦徹底斬斷關系,更何況菟裘鳩自己估計也不想跟菟裘敦再有瓜葛。

樊氏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聽後沉默半晌,如果沒有好辦法,到最後說不定真的要將菟裘鳩送回去,這讓她十分難過,不僅僅是良心不安,更多是感情上的不願,她嘆息說道:“這件事……要讓二郎知曉嗎?”

菟裘閱也跟著嘆氣:“我與二郎去說,這孩子心裏什麽都明白。”

實際上菟裘閱不說,菟裘鳩也曾想過這件事情,這種事情歷史上層出不窮,明朝就出現過皇帝沒兒子,過繼了宗室孩子來當兒子,後來又生了兒子然後退養的事情。

普通平民百姓在這方面要求可能不那麽苛刻,但官宦之家朝廷管的還是很嚴格的,尤其是菟裘彥爵位剛升一級。

要知道在如今的秦國,正統晉爵的路子是上戰場殺敵砍頭,像是菟裘彥這種升遷是難之又難,非有大貢獻不可行。

所以在菟裘閱過來找他的時候,剛起了話頭,菟裘鳩就十分痛快說道:“阿父莫要為難,我再回去就是。”

菟裘閱微微一愣,有些難過地垂眸說道:“我未曾想讓你回去,也在想辦法,只是先讓你知曉。”

菟裘鳩認真說道:“律法已經定死,就算是阿父也不容易動手腳,更何況如今家中只有……他一人,我也沒什麽好怕。”

這具身體在菟裘閱家裏養了小半年,沒說全部養好也壯實了不少。

而菟裘敦這小半年只怕過的沒那麽好,他們兩個就算互毆只怕都是五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