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頁)

扶蘇公子顯然也很欣賞菟裘鳩的務實含笑問道:“虧你有奇思妙想,青竹生自山間,你是怎麽想到用他們來做那個什麽紙的?”

菟裘鳩偷偷看了一眼嬴政說道:“我之前曾聽聞大王晝斷獄,夜理書,便覺得太辛苦了一些,後來隨侍大王左右發現竹簡又重又不方便,而布帛貴重不適合便想若是有一種東西能有布帛之輕盈便利,又有竹簡之易得便好了,後來便回想起曾聽聞有些地方用竹來織布,竹子既然能夠織布,那必然也能做別的東西,所以才稍微嘗試了一下之後,便確定了紙的制法。”

菟裘鳩說這些的時候純屬硬著頭皮胡謅,當然出發點是差不多的,雖然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自己搬運竹簡太累的緣故,但更多也的確是想要給嬴政減少一些負擔。

可惜制作方式不能再推給瑯嬛書院,因為他之前曾說過瑯嬛書院的書籍是記載在玉簡上,人家根本不用紙,怎麽會記錄紙張的做法?

再一次證明,撒一個謊就要用無數謊言去圓。

嬴政聽後手微微一頓,深深看了一眼菟裘鳩,忽然覺得今天這一場小朝會也差不多該結束了。

再繼續下去只會讓菟裘鳩更加不安,他還沒到可以參與這個階層政事的年紀,過早讓他進入只會讓一些人提前將他當成對手。

於是秦王果斷讓所有人都退下,除了公子扶蘇之外,也沒再留其他人下來。

菟裘鳩跟著大家一起退出去之後著實松了口氣,立刻老老實實跟在李斯身後,對著大家甜甜笑了笑。

李斯把他護在身後跟另外幾個人寒暄,也不給他們跟菟裘鳩繼續交流的機會,他甚至還直接把人帶上了自己的馬車。

上車之後,菟裘鳩長長松了口氣,一邊擦額頭一邊說道:“嚇死我了。”

李斯看著他眼神略有些復雜說道:“你今日過於鋒芒畢露,不是好事。”

菟裘鳩蔫蔫說道:“這些東西是大王讓我寫,原本我想寫完之後重新抄錄,上面許多東西都不會送上去,我原以為怎麽也要等從趙國回來大王才會看,結果沒想到大王突然問起,還親自下令讓人去我家取來條陳,孩兒就算是想做手腳也來不及了。”

李斯聽後也不得不沉默,嬴政有很多時候都是個隨心所欲的人,不涉及國家大事,誰都搞不清楚他的想法,菟裘鳩這也只能說是運氣不好。

不,也不能說運氣不好。

就憑這一份文書,就足以讓他在秦王那裏的地位發生變化。

李斯心情復雜也是因為如此,他如今已經是九卿之中地位最高的廷尉,只是他不滿足於此,很想在丞相的位置上也坐一坐。

他對自己還是挺有把握的,如今的丞相王綰就是個應聲蟲,他就一件事情做得好那就是聽秦王命令。

對於嬴政而言這樣的丞相用著舒心,不用擔心手握大權的臣子有私心,但隨著國家越來越大,這樣一個庸人占據相位明顯越來越不合適。

所以嬴政一直有換丞相的想法,只是正在考察人選。

李斯自認為朝中諸臣除了他沒有更適合的人選,然而突然冒出來一個菟裘鳩。

竹簡上所書雖然有些地方不適合,但已經足夠全面,甚至他們都看得出這份竹簡沒有寫完,若是寫完不定還有什麽東西。

這樣的人似乎天生適合相位。

李斯沒有因為菟裘鳩年紀小而輕視,甘羅還曾十二歲拜相,菟裘鳩比他還大三歲呢。

菟裘鳩沒意識到李斯正在逐漸把他當成對手,還在嘀嘀咕咕說道:“幸好大王沒讓孩兒繼續寫,否則孩兒就算一天二十四個時辰只怕都用不過來,臨近出行,事情越發多了起來,義父,孩兒聽聞扶蘇公子和華璋公主都會跟著去趙國是真的嗎?”

李斯聽到華璋公主四個字便回過神來,忽然意識到他剛剛想的都是杞人憂天。

秦王現在必然不會讓菟裘鳩在朝中擔任重要職位,那對菟裘鳩沒有任何好處,更何況菟裘鳩在軍事上的才華也很明顯,而如今大秦最重要的就是對外的戰事。

李斯盤算了一下,菟裘鳩如果按部就班一點點歷練,等到他長成到足以獨當一面的時候,正好接自己的班。

他自己的兒子怕是未必有這個本事,等孫子長大也不現實——他孫子到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這麽一想若是順利,倒是能保住他李家基業。

思及此,他便十分溫和說道:“正是,大王諸子女之中,唯有扶蘇公子和華璋公主得以隨行。”

菟裘鳩一聽莫名開心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