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3頁)

總結起來大概就是為了偷懶,偏偏他還不是簡單偷懶,每次弄出來的東西的確好用,讓人沒辦法指責。

印刷術自然是要交給將作少府處理的,嬴政正好想起一件事情問道:“聽聞你弄出了一樣新的東西能建房鋪路?”

菟裘鳩點頭說道:“是,取名為水泥,工坊那裏正在使用這種東西,目前看來還不錯。”

雖然是土法水泥跟後世真正的工業水泥沒辦法比,但現在又沒有水泥的出現,他說叫這個名字那就叫這個名字。

嬴政轉頭看向扶蘇說道:“等他那工坊建完你去看看。”

扶蘇立刻躬身應道:“是。”

嬴政不會無緣無故關注一樣新的材料,這種東西的出現或許意義很大,但是對嬴政而言也就那樣,下面人去解決就行,更不用讓扶蘇親自跟進。

菟裘鳩忍不住眼睛亮亮問道:“父王是要修路嗎?”

秦王最近沒有修建宮殿的意思,甚至他的王陵都還沒開始修建,此時會關注這個要麽修路要麽修陵。

身邊一個是他最器重的兒子,另外一個是預知未來的“女婿”,嬴政直接說道:“是為與匈奴開戰做準備。”

菟裘鳩聽後微微一愣,一瞬間還以為大秦已經把其他國家都給滅了,繼而很快想起來,秦國北邊人口不多,商業也不發達,道路自然也不行,秦軍無論是想要防守匈奴還是進攻匈奴都需要便捷的交通環境。

只不過修路又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當然要從現在就開始準備。

不過菟裘鳩總覺得為和匈奴作戰做準備的道路讓他隱約有點印象,一直等回到家中他才一拍大。腿:這不是秦馳道嘛!

秦馳道作為幾千年後依然能夠看到遺跡的道路,雖然不如長城那樣顯眼,但顯然也是這個時代不可磨滅的痕跡之一。

而這些道路的鋪設建造就算放到後世也有不少亮眼的地方。

不過他記得秦馳道是在大秦一統天下之後感受到了匈奴的威脅,這才開始逐步修建,同時修建長城。

如今嬴政提前了十幾年開始布局,說不定就是受了他那個夢的影響。

等等,不對啊,他記得當時說的時候曾經說過大秦是因為律法嚴苛,徭役太重所以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難道秦王不管這個了嗎?

菟裘鳩覺得以他的政治智商很可能想不明白這一點,幹脆跑去找嬴華璋問了一句。

嬴華璋本來正在練字,是以也不在乎菟裘鳩的打擾,聽後咬著筆杆認真思索半晌才說道:“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父王才會提前這許多年,等受到匈奴威脅再去修路修長城實在太過急促,如果想要足夠好用堅固就必然需要大量征發徭役,並且對工期也有要求,如今提前也就不需要那麽趕。”

菟裘鳩想了想好像也是這麽一個道理,同樣一件事情,三天和三個月的完成期限壓力當然不同,當然如果什麽事情都堆在最後做,那多長時間的完成期限都沒區別。

不過既然現在就已經開始準備,十幾年的時間壓力的確不會那麽大。

這麽一想,菟裘鳩反而有了壓力,土法水泥的路會不會比秦馳道更好他也說不準。

嬴華璋知道他的壓力之後說道:“這些事情不需要你去操心,父王和廷尉他們必然已經想到,適不適合用不用也不是你說了算。”

菟裘鳩抓頭說道:“可現在水泥路時間太短,沒有經過驗證會不會影響判斷?”

嬴華璋將毛筆放下說道:“不會,修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何況當年周天子分封各路諸侯,那些諸侯在各地修建關塞堡壘,這些東西對於修路是一種阻礙,要修路先把它們拆除才行,那也需要時間。”

菟裘鳩聽後沒說什麽,關塞堡壘的確對交通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絕對沒有那麽多。

拆除這些東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有人依托這些堡壘反叛。

被嬴華璋安慰之後,他心裏就放松了很多。

當然他也知道,不放松也沒用,他把活字印刷術都搞出來了,這邊工坊一期剛建好投入使用。

工坊投入使用的那天,菟裘鳩和嬴華璋帶著扶蘇一同去了工坊。

為了更好的觀察,三個人誰都沒有坐車,全部騎馬。

從官道切換到進入工坊的道路上之後,扶蘇就明顯感受到了不同。

首先就是馬匹走路的聲音都變得不同,馬蹄鐵敲擊在道路上的聲音變得十分清脆,聽起來還怪有節奏感的。

扶蘇看著十分平整的灰白色道路若有所思,他覺得水泥路跟石板路好像也有幾分相似,只是石板路沒有這麽平整。

這麽一看水泥路基本上是兼具了夯土路的平整和石板路的結實。

只是一想到父親修路是為了跟匈奴開戰他就忍不住有些憂愁,如今大秦已經在四處征戰,這樣下去……萬一支撐不住怎麽辦?